“基层肿瘤防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广州站召开
2025年2月26日,“基层肿瘤防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广州站顺利召开。会议通过对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中的应用进展和长效TPO-RA时代ITP患者的长期管理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实体瘤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规范诊疗以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思维与诊疗规范,让中国更广大的患者受益。
会议邀请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聂大年教授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庆山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国扬教授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彭雪扬教授授课,本次共18人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聂大年教授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庆山教授介绍会议背景,在CTIT和ITP的患者的治疗中,血小板的恢复总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因此升血小板的药物也在相应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罗普司亭作为新一代的TPO-RA类药物,以其长效,一周注射一次,使用方便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会议首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国扬教授对TPO-RA在CTIT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讲解,主要从CTIT的流行病学与危害、CTIT临床治疗面临的困局以及TPO-RA开启CTIT防治新格局三方面展开,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很多药物都会导致3~4级血小板减少,从而增加患者出血风险,降低生存获益,影响治疗效果。而传统升板药物治疗CTIT疗效有限,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所以TPO-RA类药物在治疗CTIT有着明确的优势和疗效,传统口服波帕类药物有着局限性,所以罗普司亭填补长效TPO-RA药物空白,其独特优势助力CTIT快速有效升板,也是指南推荐的药物,应该被更好地应用在临床的治疗中。
第二个讲题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彭雪扬教授对长效TPO-RA时代ITP患者的长期管理进行了讲解,首先,ITP的复发率高,死亡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亟需规范化治疗和疾病长期管理,其次,ITP患者的长期管理需要新的一个治疗方案能同时满足七大要素:升板效果能达到ITP治疗目标、能提供深度稳定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疗效不受饮食影响、无需每日服药、较少担心的副作用,而罗普司亭治疗ITP可快速提升并持续稳定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早期应答率和总体应答率更高,降低患者出血风险;使用罗普司亭作为第一个TPO-RA,与TFR概率增加呈正相关;长期使用没有新的不良事件,能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注射用罗普司亭在成人ITP中疗效与原研药基本一致,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因此推荐罗普司亭应用在ITP患者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中来。
会议最后,会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聂大年教授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庆山教授总结本次院级交流会议很有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通过上下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