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禹州站召开
2025年2月26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禹州专场研讨会在禹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顺利举行。会议围绕《TPO-RAs在CTIT中的应用进展》和《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展开讲解和讨论。本次会议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的流行病学、危害、诊断、治疗目标和流程治疗及TPO-RAs在CTIT中的应用与使用规范。会议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周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禹州市人民医院李岩磊教授担任主持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禹州市人民的医生参与,共15人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主持李岩磊教授介绍在CTIT中,血小板的减少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并降低其生存率。具体来说,发生大出血的CTIT患者月总生存(mOS)更低,30天内的死亡率也更高。此外,CTIT还可能导致治疗的推迟或减量,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并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及时和有效地管理CTIT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邀请河南省肿瘤医院周虎教授来基层进行传经送宝,提高基层专业知识能力。
周虎教授围绕《TPO-RAs在CTIT中的应用进展》展开了讲解,主要介绍了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的流行病学、危害、临床治疗的困局以及TPO-RAs在CTIT防治中的作用。周虎教授指出,CTIT总体发病率为1.16%~61%,不同瘤种和治疗方式间存在差异。CTIT增加患者出血风险,降低生存获益,导致治疗推迟或减量,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传统升板药物如rhIL-11和rhTPO疗效有限且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罗普司亭作为长效TPO-RA,是NCCN指南中CIT管理唯一具名推荐的药物,可快速、有效升板,且安全性良好,血栓发生风险低。其独特优势使CTIT患者恢复化疗,长期应用可使血小板计数维持稳定,70%的患者免于CTIT复发。
谢会龙教授对《罗普司亭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讲解,主要介绍了罗普司亭在治疗多种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谢会龙教授指出,罗普司亭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多种血小板减少症的新一代拟肽类、长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为相关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中,罗普司亭相比安慰剂可显著增加和维持血小板计数,相比标准治疗具有更高的血小板反应率和更低的治疗失败率。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罗普司亭单药或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可有效提升初治和IST难治AA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持续维持血小板反应。此外,罗普司亭在其他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等患者中的有效性也得到初步证实。罗普司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鼻咽炎、疲乏、意识模糊等,且大多数为轻中度。其独特优势使CTIT患者快速、有效升板,且安全性良好,血栓发生风险低。
会议主席李岩磊教授总结本次院级交流会议很有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通过上下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