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2025年3月19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晋中站召开

时间:2025-03-24 10:24:15来源:医师报作者:chengshihan

3月19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晋中专场研讨会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举行。会议通过《血小板增多症的病例分享》,《2022年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专家共识解读》,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思维与诊疗规范,增强对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管理的了解,让中国广大的患者受益。会议邀请到山西白求恩医院马梁明教授和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王丽昕教授作为大会主席,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程劲光院长为大会主持,特别邀请到了山西省医院协会李和平会长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的医生参与,本次共48人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主席王丽昕教授和马梁明教授介绍会议背景,血液科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并伴随全身症状。其并发症风险、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患者生活质量不高,且负担较重,如何避免血小板减少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议首先由马梁明教授对2022年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专家共识解读进行了讲解,提到罗普司亭是第二代长效TPO-RA药物,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同时,罗普司亭应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无中和抗体风险,极少发生血栓事件,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极低,受到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

第二个讲题由习琴教授分享了血小板增多症的两个病例,并进行总结。符合4条主要标准或前3条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下:

主要标准:①血小板计数(PLT)≥450x10/L;②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极少轻度(1级)增多;③不能满足BCR-ABL+慢性髓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髓系肿瘤的WHO诊断标准;④有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

次要标准: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最后,会议主席马梁明教授和王丽昕教授总结本次院级交流会议很有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通过上下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

会议照片1.jp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