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 MDT 创新交流会・山东站成功举办
为推动麻醉镇痛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促进多学科协作创新,由《医师报》联合扬子江药业集团主办的 "醉 +"MDT 创新交流会山东站于 10 月 13 日在淄博市中心医院顺利召开。本次线上会议吸引了麻醉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围绕典型病例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会议主席,史主任介绍了本次会议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通过真实案例探讨麻醉镇痛药物的精准应用。她强调多学科协作在优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功。
张璐医师带来《纳布啡在门诊、日间手术的临床应用》案例,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了纳布啡在不同手术场景中的镇痛效果及用药策略,提出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以实现舒适化医疗目标。
讨论环节由麻醉科岳宜峰,神经外科孙炼、张祥茂、韩煌,药剂科王兵参与讨论,就围术期镇痛药物选择争议与日间手术快速康复需求两大话题展开探讨。
王主任对案例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了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病例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他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强调骨科手术中需重视围术期镇痛方案的优化,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裴医师分享《一例货车碾压致右下肢毁损伤的治疗》案例,详细介绍了该复杂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及多学科联合救治过程,重点探讨了围术期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与个体化应用。
讨论环节由麻醉科岳宜峰,神经外科孙炼、张祥茂、韩煌,药剂科王兵参与讨论,专家们就创伤患者的镇痛策略、多学科会诊流程等展开深入交流,提出需建立标准化镇痛评估体系,加强术后随访以优化治疗效果。
杜主任对病例进行总结,强调神经外科患者的镇痛管理需兼顾镇静与神经功能保护。他建议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史主任总结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典型病例展示了多学科协作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价值。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学科间沟通,共同推动麻醉镇痛药物的规范化、个体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次会议通过两个典型病例,展现了麻醉科与骨科、神经外科、药剂科等多学科团队在围术期镇痛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专家们一致认为,MDT 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各学科优势,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安全性与满意度。会议同步开放线上直播,为未能到场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