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上海站召开
4月1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上海专场研讨会在凯滨国际地点顺利举行。会议通过对TPO-RAs在CTIT中的应用进展和两例罗普司亭治疗CTIT临床病例分享,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思维与诊疗规范,让中国更广大的患者受益。会议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蓓教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谢英华教授为大会主持,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的医生参与,本次共16人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会议首先由刘青专家对TPO-RAs在CTIT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讲解,CTIT是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病率1.16~61%之间,CTIT可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治疗推迟/剂量降低,对患者远期生存造成不良影响;CTIT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输注血小板和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其中血小板输注仅用于严重的CIT,属于非通用方案;rhIL-11和rhTPO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也存在一定局限;第二代TPO——TPO-RA与内源性TPO无同源序列,克服rhTPO产生中和抗体的不足,罗普司亭作为长效TPO-RA,是NCCN指南中CIT管理唯一具名推荐的TPO-RA类药物,其独特优势可使CTIT患者快速、有效升板,且安全性良好,血栓发生风险低(4.7%~14%)。
第二个讲题由刘熠晗专家对2例罗普司亭治疗CTIT临床病例回顾与思考进行了讲解,讲题内容第一部分为CTIT的定义,治疗目标,治疗困境2024 CSCO CTIT指南更新要点;第二部分为两临床罗普司亭治疗CTIT优秀病例分享;第三部分是针对上述两例真实的优秀病例进行思考与小结。
会议最后,会议主席谢英华专家总结本次院级交流会议很有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通过上下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