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北京站
2024 年7月26日,由《医师报》主办、《医师报》麻醉医学专栏编委会指导的“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北京站”在京圆满举办。活动聚焦“安全麻醉、学术麻醉、品质麻醉、人文麻醉”四大方向,旨在挖掘麻醉领域中青年才俊,为学科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活动现场每位分享者展示专业成果,汇报内容涵盖自我介绍及申报方向的工作经历与成果。
大会主席姚兰教授指出:“本次活动为中青年麻醉医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励更多从业者在技术、学术、管理及公益领域探索突破,对推动麻醉学科的创新发展与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陈宣伶、杜英杰、苍惠岩、赵程、赵睿、秦学伟、倪诚、康文英、关圆、陈莹、孙智琳、等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管理实践、公益服务等维度进行分享。
潘守东教授、李慧教授、张东亚教授、金海龙教授、罗树军教授、张金华教授、袁素教授在点评过程中,聚焦各方向核心要求。在安全麻醉(技术创新)方向,关注讲者在麻醉技术改进、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学术麻醉(科研创新)方向,侧重考察科研项目的创新性、论文影响力及临床转化潜力;品质麻醉(管理创新)方向,注重评估学科管理经验、团队建设成效及教学改革成果;人文麻醉(公益基层)方向,则强调公益项目的社会效应、基层服务贡献及医疗扶贫实践。
参与北京站的讲者们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多元的创新能力。安全麻醉方向的讲者分享了术中麻醉安全管理的新技术应用;学术麻醉方向的讲者汇报了高影响因子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品质麻醉方向的讲者介绍了麻醉科管理模式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文麻醉方向的讲者讲述了基层义诊、医疗援助等公益实践经历。
最终5名菁英代表进入区域中期会。他们的脱颖而出,不仅体现了个人在麻醉领域的卓越表现,也彰显了北京地区麻醉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专家与讲者手的深度互动,活动也为麻醉医学的前沿理念传播与实践经验分享提供了有效渠道,助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