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病例都是独特的——肺癌多学科病例交流会聚焦临床病例深度研讨
“每一个肺癌病例都是独特的,多学科协作能让我们从不同视角剖析病例,找到最精准的诊疗方案。”6 月 17 日,在“肿瘤整合 共话双生 —— 肺癌多学科病例交流会”上,大会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旭广教授说道。本次会议由医师报直播中心(医 TV)主办,汇聚多学科专家围绕肺癌病例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由王旭广教授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袁延亮教授共同担任主席。袁延亮教授表示,多学科协作是提升肺癌诊疗水平的关键,希望通过病例分享与讨论,促进不同学科理念的碰撞与融合。袁延亮教授是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胸外科常见病诊疗领域拥有 10 年临床经验,兼任江苏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等职
会上,王旭广教授团队率先带来肺癌MDT病例分享,聚焦靶向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从病例特点、诊疗思路到治疗效果展开详细阐述,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玲医师随后分享了另一例肺癌MDT病例,追溯患者自2021年体检发现肺占位后的诊疗历程,引发了现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讨论环节中,多位专家各抒己见,贡献了真知灼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连涛教授,作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省卫健委“青苗人才”,从肿瘤放疗角度提出专业见解;该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赵厚亮,结合呼吸内镜与临床诊疗经验参与病例分析;影像科主治医师谭菲则从影像学视角为病例诊断提供支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也积极参与讨论。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马晓旭,擅长将呼吸内镜与胸部影像学结合用于疾病诊治,分享了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诊疗思路;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严家芹,作为多项省级学会委员,从肿瘤综合治疗角度发表观点;放射科影像与核医学病区主治医师王猛,凭借在肺癌影像诊断领域的深厚积累,为病例分析提供了影像依据。
此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团队在汪小亚教授主持下参与讨论,赵成鹏、袁芳芸、马岩、刘礼新等专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各抒己见;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楠教授主持该团队讨论环节,孙德宇、朱新江、黄雁峰等专家围绕病例诊疗细节展开深入探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文楼教授,还就CRF(癌症相关乏力)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及HPA轴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多种假说,为会议增添了跨学科视角。
会议最后,王旭广教授与袁延亮教授共同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肯定了多学科协作在肺癌诊疗中的重要价值,强调了整合各方资源、优化诊疗路径对提升患者疗效的积极意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