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术业有专攻”——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学术论坛(第四期)

时间:2025-07-14 09:41:10来源:医师报作者:闵晓宇

2025年6月27日,由《医师报》社主办,济民可信集团吉林长源药业提供公益支持的“术业有专攻”---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管理学术论坛(第四期)在线上如约开展。本次会议以 “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2025版指南核心内容解读,推动国内围术期液体治疗规范化精细化个体化” 为主题,汇聚全国麻醉、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等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通过指南解读、主题演讲、病例分享与点评讨论,深入探讨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合理使用策略。

会议主席《医师报》社张艳萍社长在开场指出,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经验导向走向循证化个体化。如何在容量管理、电解质平衡、器官保护等维度实现更科学的决策,是麻醉、外科、重症医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次论坛汇集了不同专业的智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借此契机,畅所欲言,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中国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发展。

会议共同主席王天龙教授强调了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并对专家们的工作表示感谢。王教授重点强调了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及挑战:液体管理是整个围手术期治疗管理的基石,对于成年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25版中华医学杂志发布了《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基于大量临床证据,特别是中文期刊上的论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危重患者数量的增加,液体管理的个性化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液体管理的个性化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包括液体类型、输液量和输液时间,治疗方案的设计应以患者的术后转归和快速康复为指引。希望专家们积极探讨,并结合临床实践,为麻醉手术期间液体管理提供有力指导。

上半场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欢教授主持,讲题分别为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万坤教授分享的的《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核心内容解读-常见液体类型与选择原则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广教授分享的《围术期容量评估》。陈万坤教授介绍了液体选择的原则,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强调了晶体液和胶体液的在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各自重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徐广教授讲述了围术期的容量评估,包括失血量评估和容量不足或超负荷时的评估,强调了容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新监测技术的应用,其也结合了肝移植病例,介绍了容量评估在围术期手术中的应用。嵇富海教授和田阿勇教授对两位讲者的内容做了精彩点评和讨论。

下半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徐桂萍教授主持,讲课内容分别为北京天坛医院马浩教授带来的《人工胶体液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燕军教授做的《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病例分享》。马浩教授介绍了人工胶体液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及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选择;陈燕军教授分享了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的病例,强调了保护脏器功能的重要性,提出了液体导向治疗的方法和建议,特别是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管理中。

梁永新教授和付建峰教授围绕液体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和点评,强调了动态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性。付建峰教授提出了个体化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未来液体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徐萍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提到本次会议以优化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提升临床治疗质量为核心,聚焦《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的核心内容解读,深入探讨了常见液体类型与选择原则、围术期容量评估、人工胶体液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等关键话题,并通过实际的一些病例分享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一些参考,各位讲者的分享,深入浅出;在讨论环节,嵇富海教授、田阿勇教授、梁永新教授、付建峰教授等专家都围绕着液体治疗的选择、容量的管理、胶体应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不仅碰撞出来了学术的火化,更是凝聚了诸多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共识,比如说像琥珀酰明胶等新一代人工胶体在维持血容量、优化组织灌注及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

此次线上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对围术期液体治疗前沿进展的一些理解,更是推动了个体化,精准化液体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推广。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