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前列腺癌质控体系在川启动,剑指诊疗“同质化”

时间:2025-08-26 10:42:22来源:医师报作者:蔡蕊

“2025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项目”(简称“前程质远质控项目”) 一省级质控能力提升会议在四川内江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提升癌症5年生存率的目标,汇聚专家力量,聚焦前列腺癌规范化诊疗、精准分期及多学科协作,共谋诊疗能力提升新路径。

图片1.jpg

微信截图_20250826103910.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兼前列腺疾病研究室主任董强教授指出:“前列腺癌已跃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第六位,且呈快速持续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提升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核心。然而,各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诊疗标准不一,直接影响临床效果。”

微信截图_20250826103939.png

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廖洪教授深入剖析项目启动背景:“三大关键因素推动全国质控: 一是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全国实现肿瘤诊治同质化;二是‘国考’已将前列腺癌等十大癌种关键指标纳入医院考核体系,权重达20分;三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检出率正快速逼近欧美水平,基数增大亟需全国范围规范诊疗流程。”

项目计划通过三年分阶段实施,以重点省份为枢纽,辐射带动地市,构建“国家-省-市”三级质控网络。廖洪教授详解落地路径:“2025-2026年第一阶段将聚焦三大任务: 解读质控标准、召开省级培训会议、开展年度总结表彰。核心目标是建立省级质控标杆,提升地市三甲医院能力,最终让基层患者享有与中心城市同质的医疗服务。”

针对四川省内东西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董强教授强调“同质化”是质控灵魂:“四川是西部大省,但区域差异显著。质控非一日之功,需通过渐进式提升,推动低标准向高标准靠拢,实现患者获益与医生诊疗水平的双重同质化。”

两位专家直击当前防治关键挑战。在筛查方面,董强教授呼吁:“我国超半数患者确诊时已转移,与欧美近100%的5年生存率差距达30个百分点!强烈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有家族史者提前至45岁。”廖洪教授指出:“基层体检机构常缺失PSA项目,需加强科普与政策推动。多学科协作(MDT)是破解之道——需整合泌尿外科、病理、影像、核医学等专业力量。”

廖洪教授特别强调全程化管理理念:“前列腺癌需建立‘防筛诊治康’一体化的慢病管理模式。无论患者处于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阶段,均需规范随访路径与换药时机,实现从预防筛查到康复的全程管控。”

董强教授则聚焦疾病阶段目标:“治疗策略需动态调整:早期局限癌以根治为目标;非转移阶段需将PSA持续控制在<0.2ng/ml(研究证实此举可降低58%进展风险和80%死亡风险);转移性癌则重在延长生存、控制骨转移症状。”

随着“前程质远”落地四川,覆盖三级架构的前列腺癌质控网络正式启航。该项目有望通过标准化流程与多学科协作机制,全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目标实现。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