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麻醉科: 临床科室的属性与担当

时间:2025-09-18 16:23:10来源:医师报作者:黄宇光

所谓“临床”,其内涵在于强调:围绕病床,聚焦患者,全程诊疗,全方位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呵护。人体有四大生命体征(Vital Sign)即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所谓临床科室就是指那些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转归休戚相关的科室,医疗干预与患者性命休戚相关,而麻醉科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患者生命安全、掌控患者生命、调节生命体征的科室,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科室。麻醉医师的看家本领就是善于及时有效的调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包括神志、疼痛,血糖、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内环境紊乱。每天与死神博弈,为生命守护,在体现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方面体现了崇高的专业使命与责任担当。

如今,麻醉科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临床力量,其工作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麻醉”的词义范畴,麻醉专业的进步可以用“控制”二字表述,麻醉医师可以自信而淡定地将患者的生命安危掌控其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以及时有效的调控。麻醉科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为和贡献,与友邻科室的合作担当,也越发确立了麻醉科作为临床科室的属性定位。尽管如此,关于“麻醉科是否为临床科室”的争议不时出现,作为《临床麻醉学杂志》总编辑,也时常收到关于麻醉学科定位的讨论文章。

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和国际公认三个角度来看麻醉科的性质定位,这实际上是一个早已被政策明确界定但在公众认知中仍需澄清的问题。不妨在此梳理一下相关政策法规,可见对麻醉科属性的明确界定,简述如下:

一、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前身)早在1989年5月3日颁布了卫医字〔89〕第12号文件,即《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医院临床麻醉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已超出了原‘麻醉’词义的范畴”。该文件将麻醉科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正式确立为临床科室,这是麻醉学科发展的里程碑。这是几代麻醉人努力的结果,如今的麻醉科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枢纽性平台科室,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临床科室。每年麻醉专业医护人员在完成9000万台手术麻醉的同时,更多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呵护。承担着患者疾病诊疗、医疗、康复全链条医疗,坚守安全底线,全天候与“死神”博弈,成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守门人,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综合能力的缩影。

二、2011年国家卫计委在设立相关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时就官宣了国家级麻醉专业等六个专业质控中心,正是基于麻醉科的业务范畴与患者安全预后性命攸关,更加凸显了麻醉专业在现代医疗安全品质方面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临床科室属性。从2015年国家麻醉质控17项核心指标发布,到2022年国家麻醉质控26项核心指标的更新发布,体现出麻醉专业作为临床科室的质控要意和责任担当。

三、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号)进一步明确强调 “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科是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包括国家卫健委近年发布的“千县工程”将麻醉疼痛诊疗中心作为五大优先发展的中心之一;在全国998家医疗机构推行的“疼痛综合诊疗试点基地,其考核指标主要涵盖了麻醉的职业范畴,包括胃肠镜麻醉、支气管镜麻醉、分娩镇痛以及急性疼痛治疗等。从中可见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的价值。

四、中国麻醉专业创始人之一的谢荣教授,在99岁高龄仍提笔写到:“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再次为麻醉学科发展清晰定位并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2025年1月,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32个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以及全军麻醉和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专题工作会议再次重申:麻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多学科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临床科室,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要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麻醉学科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保障医院公益性和患者切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关注呵护医护人员这个宝贵社会群体,营造医护幸福、患者满意的社会氛围,更好服务广大患者。麻醉专业尤其是基层医院凝聚力有待加强,专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状有待解决,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学科仍面临社会认知、价值体现、学科定位、发展空间等诸多挑战。学科建设,以人为本。一是要加强住培与教育资源优化,加大人才投入,尤其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训,带动学科发展;二是要强化行业规范,健全质控体系,完善职称评价,健全激励机制;三是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主动积极作为,善于有为有位,不断增强科室在医院中学科建设的权重和话语权。

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学科未来。要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尚需顶层设计、问题导向、自信自立、砥砺奋进,带动基层,一起强大。面对麻醉学科发展的机遇挑战,有必要倡导“四个麻醉”的学科理念,即安全麻醉、学术麻醉、品质麻醉、人文麻醉。“安全麻醉”是底线。无疑,麻醉科是临床高风险专业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将患者安全置于首位。依托国家质控指标、规范行业行为,采用信息化与分级管理,构建全过程质控防线;“学术麻醉”是内涵,将质控当做学问来做,聚焦临床“急难愁盼”,问题导向,创新作为;“品质麻醉”在细节,关注患者体验,善于换位思考,多学科加速患者康复;“人文麻醉”是情怀,医疗是充满情怀的人文事业,提供有温度的麻醉呵护患者的尊严和感受。

纵观麻醉学科发展的过去和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个被患者刚性需求的科室自然有着更好的期待和未来;

与患者性命攸关的科室自然有着临床科室的属性和底气;

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科室自然想到提质增效、创新作为的麻醉科;

实现麻醉学科腾飞的路径自然包括自信自立、重在作为及胸怀天下。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