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为何 何为医 何为大医?
“想要当好医生,必须多花时间守在患者床边,密切观察病情,遇到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问题马上查阅文献专著,请专家指导。然后再回到患者床边继续观察总结。”
这段令我受用终身的话,是我的导师朱元珏教授当年时刻教导,并反复提醒我的。从她与众多医学名师前辈身上,我理解到、体悟到、学习到,医为何,何为医,何又为大医?
医为何?
我认为,医生是人类身体与精神健康的照护者。医生的职责是通过自身的学识与技术专注地服务于患者。用眼看病,用心看患者,在医患沟通的全程,满怀博爱地去倾听与帮助。记得母亲曾对我说:“当医生最重要的是治病救人,能够救活几个患者,那这一生就值得了,完全没白过这一辈子。”
何为医?
医生不是短平快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八小时工作制、双休制基本与我们无关。
因为我们选的是一个需要24小时惦记着患者、惦记着手术、惦记着临床标本的职业;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甚至连晚上睡觉前我们还在琢磨患者为什么发烧?为什么憋气?反思自己是否还有病史没有问到?还有细节没有考虑到……
同时,这个职业还是残酷的。
当患者死亡,意味着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不休,到最后也只能和患者家属一起悲痛。更为残酷的是,即使倾注全力,换回的可能是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此时,无力、无奈之感或许会向你袭来,令你心寒意冷,五味杂陈。
正所谓,善者,问心无愧,心理活动才能保持正常,才能真正帮助患者。知足、感恩和安静造就医生健康的人格。知足,才能避免自己成为贪欲的奴隶,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学会感恩,就不会一味索取和为自己没有的东西斤斤计较;当内心自足、学会感恩时,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当内心享受到安静,让心归零,才会做个好医生。
此外,医生还应会“怕”。不是怕收重患者、怕收疑难的患者,而是怕工作没有考虑全面、怕还有什么没想到、怕知识还不够多、怕解决不了患者的困难。会怕,就会知道哪里不足,医生是一个需要一辈子学习的职业。
何为大医?
我特别敬佩一生只做一件事并做到极致的人。北京协和医院宋鸿钊教授堪称典范,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绒癌是不治之症时,他却坚信可治,探求一生,最终,他不但把这些患者都救活,还让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成功孕育出非常健康的下一代。
我常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等同于要用一辈子体会其中的艰辛。
一辈子很短,白驹过隙。试想,当百年之后,我们的肉体最终分解成碳、氢、氧等各种元素,又回这个世界时,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原文有删减,全文首发于8月8日医师报微信,微信号:DAYI2006。)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