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吴晓滨:为改变积聚力量

时间:2017-08-20 20:16:25来源:未知作者:陈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患者约2.9亿,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2020年之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将很难出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企业,今年以来辉瑞在中国动作频频,辉瑞中国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甚至包括贵州省政府,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辉瑞在心血管领域似乎正在铺设一个宏伟的“版图”。

“实现我国心脑疾病死亡率‘拐点’是我们的终身使命。”辉瑞中国的掌门人吴晓滨博士告诉《医师报》记者,所有的行动都是为这一个目标。他甚至凭借他出色的领导力和强大的个人魅力,把公司目标成功转化成每个员工的目标。致力于“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在吴晓滨的概念里,辉瑞不仅要参与,更要改变我国慢病管理模式,以及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blob.png

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国外能做到我国也可以

医师报: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吴晓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上升是不正常的

在很多国家,经过有效措施的干预,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50%。我国也完全能做到。虽说人终有一死,但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于70岁以前,这是不应该的。

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直接导致了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增加。有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据了解,美国1980-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约一半,产生这种效果最重要的举措是在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胆固醇管理的卫生政策,使人群总胆固醇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

要从国家战略认识到血脂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希望国家政策干预力度加大,充分考虑血脂这一危险因素,将血脂检查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作为国家慢性病防治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上升到国家疾病防控战略层面,真正实现“三高统管”的战略格局。


慢病防控要把工作做在基层

医师报:辉瑞特别关注基层医师培训,您认为基层最需要什么培训?

吴晓滨:一是医院管理,二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三是危急重症抢救,  四是学科建设。

慢病防控不仅在大医院,更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在基层,通过“强基层”落实国家分级诊疗的战略部署。

目前,我国县级医院服务覆盖人口达9亿,占全国居民总数70%以上,但其承担的医疗服务与其功能定位不匹配。我曾到基层卫生院考察,发现基层医院心电图等硬件设备都有,但基层医生除了量血压什么都不会,医生自己很着急,医院更着急,没有服务项目,就意味着服务不到位,老百姓更不愿意上基层。

基层医院最缺的是什么?有调研显示,一是医院管理,如何建立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因为发病率的上升;三是危急重症的抢救,源于各种创伤的增多;四是学科建设,缺少系统的培训。

为此,辉瑞中国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8月正式启动了“县在起航——县级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及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项目预计为期三年,首批以国家卫计委重点扶持的500家县级医院为主,并逐步带动更多县级医院。项目包括管理培训、临床培训等核心模块,通过技术带教与管理培训并行,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的人才梯队、技术体系及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县医院在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疑难病转诊等方面的功能回归。

我们不仅培养理论,还要在干中学。从目前已经开展的培训情况来看,基层医师参与的那种热情,是在“北上广”感受不到的。


制定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心血管健康指数

医师报:辉瑞近期多项合作都与大数据相关,辉瑞计划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大数据?

吴晓滨:制定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简单直观、可评估的心血管健康指数。

2014年10月,辉瑞中国率先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开展医疗大数据项目,成立国内首个心血管大数据中心。

2016年5月28日,辉瑞中国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包括大数据管理的心血管健康指数项目在内的四大驱动项目。

6月30日,辉瑞中国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开展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疾病流行趋势等多项合作。

7月,辉瑞中国与贵州签署大健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医疗大数据应用等实现分级管理治疗、提升基层医生慢病管理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希望通过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研究、评估,建立起心血管健康指数的相关模型,通过试点城市验证,最终制定一个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简单直观、可评估的心血管健康指数。

如果有一天能像国家统计局公布GDP、像气象部门公布PM2.5值一样,卫生部门能公布城市心脑血管健康指数,那么对降低心血管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其知晓率、诊断率、控制率,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慢性病防控不能只在医务界呼吁,还要让行政单位动起来,进而推动国家大的公共卫生政策调整,真正做到“政府倡导、业界呼吁和全社会动员”的慢病管理模式。

当然,真正的大数据从收集到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缺少开放的政策、医院对患者隐私的顾虑,还有非结构化的技术等,这些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去突破实为有限。但是总得有人出头去做,这是作为最大的外企医药公司——辉瑞,当仁不让的责任。


业绩可以不断重复  但实现拐点是终身使命

医师报:辉瑞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防控事业,那么公司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远的时间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应对计划?

吴晓滨:实现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拐点”,是时代挑战,更是辉瑞使命。

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让辉瑞心脑血管事业部的每个人都深感责任在肩。要实现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拐点”是一个非常大的时代挑战,我们提出了“实现拐点是我们的终身使命”的口号。

辉瑞中国一直以来,也将永远秉承着“有责任、共敢当”的使命,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心脑血管业务是辉瑞的一大强项,但药品销售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重要目标。现在辉瑞在中国和很多地方政府、业界其他公司合作,开展一些针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筛查项目,并通过这些项目提升普通百姓对心血管疾病危害的认识。从顶层设计、战略设计到具体落实,辉瑞都做了详细计划。

销售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了什么。业绩是可以不断重复的,但“拐点”是唯一的,要让更多人看到“拐点”,进而产生公共卫生效应。当发病率、死亡率整体降下来,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回过头来看,我们开始了这项伟大工作,现在变成了共识,而我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辉瑞人要实现的自身价值。

1503194274(1).pn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