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脱胎换骨与华丽转身
过去十年,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和我自己转型的关键期。医改逐渐进入深水区,最重要的问题是疾病预防前移和下沉,如何强基层,真正地做好预防工作。于我而言,十年中我从一个坐堂行医,等人看病的临床医生,转向引领大家弥合慢病特别是心血管病防和治的裂痕。这十年对我来说是“脱胎换骨”和“华丽转身”。
大办“4S店”
经过十年探索,我思索了弥合裂痕的方向、模式和路径,最终认识到,我国十年前的医疗体制在根源上存在严重弊病,它是被动的、碎片化的、是断的医疗服务链,患病前没有预防,患病后没有康复和二级预防。导致患病人数增加,治疗后又复发,出现急性事件,进入疾病终末期。虽然医疗投入增加,但浪费也在增加。为此,我创造性地提出“双心”医疗和心脏康复“5个处方”,办“4S”店。倡导同时关注心脏和心理;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处方帮助患者心脏康复。
这十年当中,我领悟到中国慢病防控的根本出路是前防前治,是两个“主动”有效互动: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的医疗团队,大众主动维护自身健康,通过手机等将患患、医患和医医联系起来,形成群防群治,建立全面的信息链。
在近5年,特别是最近3年,我发起了大办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老年营养一体化的健康管理“4S”店,重视预防和康复的医生作为团队领袖,吸引了大量转型的护士、运动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以及志愿者和社工,还包括患者家属。希望培养一个患者家属,产生一个健康的家庭。在短短3年,已经在全国成立200多个医疗“4S店”,预计今年底,总数将攀升至500个。
我能够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因为我不忘初心。选择医生职业,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价值。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不是医院办成如超市、春运火车站般的热闹,门诊人满为患,急诊室病人无处可坐。真正的成绩是什么?不是医疗数量、毛收入的高低、支架数量的多少,这种“兴奋”无异于吸毒。如果不去遏制慢病的井喷势头,反而为这种井喷势头感到“兴奋”,这是败笔,是悲剧。我认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时时想到患者的利益,进一步想到公共健康的利益。
重走“长征路”
这十年我提出讲健康、做预防、走基层、扶民营,这四条从根本上改变医疗结构。我觉得这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再走一次长征路,重新上路。
我发起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10余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联合有关医务人员医院和各界人士作为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为贫困家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年儿童实施爱心医疗救助活动。走基层,走西部,进社区,进农村,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讲健康,做预防,就近就地开展救治,帮扶提升基层医技服务能力,培训当地医技人员,留下不走医疗队。
我非常兴奋的是越来越多医生,甚至包括一些做介入的医生逐步认识到,不做出改变不行。这远远超出学习一个具体的技术,因为这不是知识和技术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理念、机制、模式脱胎换骨,若能真正实现,就是华丽转身。
当然,医疗转型最大的问题是,做支架、做技术很容易看到眼前功利的、雾化的东西,从收入到成名。但做预防和康复在目前阶段甚至连医保都没有。
我想,任何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一定要靠一些有理想、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去推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现在一起做预防和康复的团队里有很多年轻的医生,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谈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感到失落,而是感到充满激情,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希望。这些年轻人是新长征的“红军队伍”,为建设中国新的大健康再启程。
(董杰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