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小医生和《医师报》

时间:2016-02-18 11:43:00来源:未知作者:程熠

blob.png

在我心里,《医师报》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呢?

她是老师,教给我以循证医学为证据的临床诊疗规范;

她是良友,带给我最新的肿瘤学临床进展;

她是警示牌,提醒我行医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种种陷阱;

她是避风港,用她的美妙人文,带给我心灵的慰藉;

《医师报》,我愿与你长相伴!

与《医师报》的初见面

我与《医师报》的缘分要从2008年春天说起。那年,还在临床实习的我,总是发现身边的带教老师,在好不容易能喘口气的当口儿,拿出一份蓝色刊头的报纸仔细阅读,于是便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原来是《医师报》!

作为刚上临床,连教科书也才刚刚摸熟的小白,我忍不住问道:“您都是带教老师了,看这干什么啊!”得来的却是老师善意的批评:“学无止境!我是你的老师,她可算是我的老师了!”

我立马有样学样地开始阅读《医师报》。她为我这样的年轻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的风景里,既有权威认证的临床指南,又有实时更新的临床进展。最重要的是,许多文章讲述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大大节约了我摸索的时间。

与《医师报》的再结缘

2008年11月,正为工作发愁的我,看到了《医师报》的招聘启事,于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面试。还记得当时的面试老师问我们:“你们认为《医师报》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

前面几位应聘者的回答真是牛头不对马嘴,我一边听一边暗暗发笑,可能在场的各位,都没有我对《医师报》了解深入——毕竟我已经坚持阅读了大半年!轮到我时,我朗声答道:“顾名思义,《医师报》是为医生服务的报纸。它面对的读者群体是广大医生,所以它是一份专业性强,以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的报纸。”当时那一刹那,我觉得招聘老师的眼睛亮了——歪打正着,我莫不是一语道破了天机?

后来,《医师报》的几位老师又和我面谈、电话交流了几次,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份报纸。然而,我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临床工作,最终于2009年7月,成为了武汉同济医院肿瘤科的一名青年医生。

原以为我只能是《医师报》的读者,单方面从中汲取养分。没想到的是,我的表现给报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不久后,报社领导和肿瘤频道的编辑向我发出邀请:“程医生,做我们的社外青年编辑,怎么样?”

“我行吗?”

“我们一起努力,没问题的!”

就这样,我开始了《医师报》的编辑工作,起初是为报纸翻译最新的临床肿瘤学进展。作为新手,虽然我翻译出来的词意准确,但不是很通顺。然而,《医师报》的编辑总是不厌其烦地联系我,和我敲定每句话的真实含义,力求完美。

后来,我跟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于世英教授开展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相关工作。老师们又把会议报道的任务交给我,让在现场认真学习的我总结专家讲者的精彩发言,发表在报纸上,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医师报》已创刊10年,我认识她也有了8年的时间。近些年来,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带动下,报纸不仅在专业性上日益精进,而且更注重医师培养、医师权益维护、医患矛盾等的报道。

现在,每当拿到报纸,我都会把注意力首先放到人文频道和医事法律上,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多点执业、保护性医疗、医疗纠纷……《医师报》用鲜活的案例,生动解释了行医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受益良多!

blob.pn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