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此去十载 感念传承

时间:2016-02-18 11:39:00来源:未知作者:王贵玉

blob.png

伴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师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医师报》栉风沐雨,奋力前行,转眼间已经十岁。

《医师报》的陪伴

十年风雨坎坷,十年并肩携手,十年奋斗发展,十年传承跨越,昔日破土而出的嫩芽,经历十年的阳光雨露,如今长成,如一株婷婷玉立的兰花,馥郁芬芳。而我,有幸伴随《医师报》共同成长,在迎来从医第20个年头的同时,也迎来了成为结直肠肿瘤专科医师的第10年。

十年间,记不清阅读过多少份《医师报》。有时,她陪伴着我的早餐或午饭,在我填饱肚子的时候,让我的头脑和心灵也收获满满;有时,她在深夜的台灯下陪伴我睡前的时光,将我一天的疲惫融化在她的字里行间;还有时,她出现在我出差的路上,有她陪伴的旅途便不觉得孤寂与乏味。

十年间,记不清医治过多少患者。少年时,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怀着治病救人、拯救苍生的理想与信念,选择医师这个行业,转眼20年。多少个不眠不休在病房在患者床边度过的夜晚,多少个站在手术台上和无影灯作伴的节日和假期,多少苦与累,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十年间,作为一名结直肠肿瘤外科医师,医治过数以千计的重病患者,他们无助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对生的眷恋与不舍,深深地震撼我、感染我;他们在病愈后一次次诚恳的握手、一声声淳朴的感谢,深深地感动我、激励我,再苦再累,在生命面前,这一切都值得。

德如佛  技胜仙

办公室悬挂着一幅患者送来的大字——德如佛,技胜仙。我还记得这名患者。他很年轻,病得很重,十二指肠乳头癌合并右半结肠癌,来时他反复告诉我他几乎绝望了。

那年除夕前一天,我给他做了手术,做了整整一天。出院时,他对我说,他听说有一句话叫做“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技不近仙者,无以为医。”他说感谢我没有放弃他,我救的不止是他的命,以后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赚的,都要好好活,有精气神地活。

那一刻,我很感动,我突然更深刻地理解了《医师报》所倡导的“大医精神”,作为医者,在医人性命之外,我们可以肩负更多。

我的患者是医生

2013年我响应黑龙江省委号召,到佳木斯中心医院挂职,参与了《医师报》等开展的“腔镜万里行(佳木斯站)”和黑龙江省晚期结直肠规范化治疗巡讲等学术义诊活动。记得在那里我医治的第一个患者是一名从医20多年的儿科医生,病得很重,但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她总念叨她那些生病的孩子,常说:“儿科医生本来就很稀缺,我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宝贝,有的宝宝生病了就要找我看,见到我就要找我抱。”每每说到这她都会会心一笑。

手术很成功,她恢复得也很好,病愈后立刻重返了医疗一线。我们时常联系,她总是嘱咐我要注意身体,按时吃饭,多休息,她说虽然她知道对我来说这其实很难。其实于她,又何尝不是呢。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

十年间,正因为有这些敬业、忘我的医师们在奋斗、在拼搏、在以命相搏,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有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群众才享受到了更先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只是医师队伍中普通的一员。

十年间,我由一名主治医师成长为一名主任医师,如今,我带的研究生已经在手术台上和我并肩作战了,他们很出色,很努力,很敬业。在医师行业有一种传承,传承着一项学术,更传承着一份执念、一种精神。

blob.pn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