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在研免疫生物制剂Spesolimab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适应证全球Ⅱ期临床试验中国首位患者入组
5月12日,创新驱动的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基于在研免疫新药Spesolimab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适应证Ⅰ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其全球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且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成功入组了中国首位患者并接受药物治疗。
Spesolimab是一款IL-36R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白细胞介素-36受体(IL-36R)的作用。勃林格殷格翰正在开发该药物在包括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掌跖脓疱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特应性皮炎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的适应证。
新型抗体有望改变罕见型银屑病治疗现状
不同于常见的斑块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属于罕见皮肤病的一类。SpesolimabⅡ期临床试验组长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介绍:“患者在患病后皮肤会变红,并在身体各区域爆发出许多无菌性的脓疱,出现突然发热、寒战和皮肤疼痛性病变的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并可能伴有危及生命的器官衰竭和感染性并发症。”
据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敏教授介绍,目前尚无我国银屑病患病率的准确数据,根据一项2007~2008年在6省市开展的人群调查显示,银屑病患病率为0.47%,其中脓疱型银屑病占0.98%。当前全球针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方案极为有限,且缺乏深入、持久疗效。
白细胞介素-36受体是免疫系统内的一种信号通路,可在包括GPP在内的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在研新药Spesolimab正是一款IL-36R单克隆抗体,勃林格殷格翰是最早将此抗体用于皮肤病领域的公司之一。
Spesolimab Ⅰ期临床数据振奋人心
Spesolimab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2019年3月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数据表明,Spesolimab作为同类首个在研的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7例经历急性中重度疾病发作的患者在使用Spesolimab后,症状得到快速改善。
在这项为期20周的Ⅰ期临床试验中,7例患者中的5例在单剂量治疗后,第1周内便达到皮肤清除或接近清除(GPPGA评分0或1),其他患者在4周后也都达到了同样效果。在第4周,患者皮肤症状的平均改善程度(GPPASI评分下降)接近80%,且一直维持到研究结束(第20周)。
该Ⅰ期试验是同类首个纳入经历急性、中重度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发作患者的试验。
所有7例患者均接受了单剂量Spesolimab的静脉注射,并进行了20周的监测。试验采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医师总体评估(GPPGA)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GPPASI)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 1周后,7例患者中的5例达到皮肤清除或接近清除,所有参与患者在第4周
均达到该效果。
★ 2周后,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的平均皮肤症状改善程度达到73.2%。
★ 总体而言,Spesolimab耐受性良好,并未出现重度或严重不良事件或安全信号。
全球Ⅱ期临床启动 中国起关键作用
鉴于Spesolimab的巨大潜力,勃林格殷格翰迅速启动了全球Ⅱ期临床试验。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医学和研发负责人张维博士表示:“得益于勃林格殷格翰去年年底启动的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临床开发项目的‘中国关键’项目,中国参与了该全球临床试验,并成为其中的关键站点。”
该Ⅱ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评估Spesolimab治疗在出现中重度急性发作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期开展的Ⅱb期临床试验,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牵头,将评估Spesolimab在预防有GPP病史的患者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参加这两项临床试验的患者将有机会进入后续临床试验,继续长达5年的开放标签治疗。
据悉,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启动之后,该临床试验还将在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大连、沈阳、成都等地的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展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new【现场直击】又一例!视频急救指导成功!
2025-05-12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