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医学中心UPMC与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联合成立国际肿瘤复杂病例多学科高级专委会 推动我国疑难肿瘤病例诊治水平
恶性肿瘤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世界范围人类健康均造成巨大威胁。“击败”癌症,需要汇聚多方力量。5月11日,在毗邻北京市大兴区中华文化园的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开启了一场中美肿瘤学术盛宴——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与UPMC(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并针对中晚期肿瘤等疑难病例成立国际肿瘤复杂病例多学科高级专委会,汇聚中美肿瘤专家资源抵御晚期恶性肿瘤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挑战。
近十年来,恶性肿瘤诊治手段不断发展,新型治疗方案层出不穷,肿瘤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领域实证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中晚期肿瘤疑难病患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和可能。
UPMC(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是一个从疾病预防、全科医学、专科治疗、危重症疾病、罕见病及世界前沿临床试验等,几乎涵盖医学领域内所有学科和亚学科诊疗的综合性医疗服务系统,其肿瘤诊疗水平在国际范围享誉盛名。
作为核心业务,UPMC希尔曼肿瘤中心已成为全美国最大的癌症网络之一,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综合癌症中心和临床试验基地。UPMC希尔曼肿瘤中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癌症免疫学/免疫疗法、癌症病毒学、癌症生物学、基因组稳定性等,不仅在全美有超过70个肿瘤中心,包括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纽约州和马里兰州,其覆盖范围已经达到欧洲,在意大利和爱尔兰均有多家世界先进的放疗手术中心。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由北京三甲公立医院肿瘤专家团队筹建,建院之初即具备国际水准肿瘤诊疗理念——全程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贯穿治疗全程,其诊疗模式和诊疗流程国内领先。由于相似的肿瘤诊疗理念,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一致发展愿景,联合筹建国际肿瘤复杂病例多学科高级专委会。首届专委会共有中美肿瘤顶级专家20余人组成,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肿瘤内科孙旻教授被首推为主委、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徐仲煌为副主委,专委会成立之后将每两周定期举办肿瘤复杂病例学术探讨,搭建中美肿瘤学术沟通桥梁,让更多的中国疑难危重肿瘤患者不出国门即可享受美国先进的肿瘤诊疗科研成果和药品。
定位国际水准的肿瘤诊疗服务理念和技术手段,双方将聚合中美肿瘤诊疗优势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深入探讨合作,为众多肿瘤疑难重症患者进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探索,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教授、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徐仲煌院长、马志强院长等北京肿瘤专家、肿瘤患者、医疗产业集团和医疗媒体共同见证了专委会成立仪式。
在本次大会中,史会长作了精彩发言,她指出,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医疗产业,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诊疗技术、最好的医疗教育和医学院、创新能力突出。据了解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有的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国内相差不大,但是5年生存率发达国家50-60%,国内只有30-40%。他们通过制度保障确保医疗机构采取了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等措施,使得治疗效果就会提高很多,生活质量好和生存期就会长。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临床医学正在向“多学科精准医疗”的方向发展,一个肿瘤患者往往由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诊治,患者的治疗不再是随机的,在这种理念下他们相信,“没有任何两个肺癌病人的治疗方案是相同的”。
正是基于对这种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认可,我们协会也特别把协会的第一家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落地在了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希望能借助这家综合实力强、医生资源多、理念先进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真正把国外领先的肿瘤诊疗模式落地在国内,落地在北京。
今天,看到美中爱瑞与UPMC达成了战略合作,我的内心非常激动。UPMC在肿瘤领域的建树在业界毋庸置疑,双方的强强联合,会为国内的肿瘤患者,带来各个方面的获益。更多的肿瘤患者,可以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前沿的治疗技术、理念、以及权威专家的诊疗建议。这种诊疗建议是务实、落地的,可以直接在美中爱瑞的平台上进行诊疗的推动与发展的。他们的全病程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目前也是其他机构还不具备的。
在这里,我特别的希望,双方的合作能为我国肿瘤领域的发展添上一笔,希望更多的患者能由此受益,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能依靠科学技术、依靠医学专业,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真正带来福音。
徐仲煌院长精彩发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new【现场直击】又一例!视频急救指导成功!
2025-05-12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