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朱跃坤教授团队成功切除直径13厘米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普外科一病房朱跃坤教授团队迎难而上,近日成功为一位77岁高龄患者精准排除了隐藏在其腹膜后的“定时炸弹”——直径超过13厘米的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为其解除了致命威胁。
年逾七旬的郭老伯在一次体检中偶然发现自己的腹腔内有个异常肿块,当地医院怀疑为间质瘤,遂慕名由四川专程来到哈医大一院普外科寻求医治,接诊医生朱跃坤教授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后,给出的初步诊断为腹膜后副神经瘤,腹部增强CT及腹部大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老伯腹部肿瘤大小为13.5×13.5×12厘米,肿瘤内壁与腹主动脉界限混淆不清,上起于肾动脉水平,下止于髂动脉分叉水平;此外,肠系膜下动脉为腹膜后副神经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同时主动脉向肿瘤发出多支滋养血管,解剖关系十分复杂,犹如一张蛛网。
鉴于郭老伯肿瘤体积巨大,且与重要脏器血管相互纠结,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不仅如此,老人还伴有高血压、肺气肿、腔隙性脑梗死等基础疾病,致使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为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朱跃坤教授邀请了本院泌尿外科王锦峰副教授、麻醉科郭力甲副教授和刘辉副教授、血管外科孙庆峰教授及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针对围手术期和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补液、输血、控制血压及血管药物、血管缝合器械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朱跃坤教授团队在全麻下为老人施行了腹膜后副神经节肿瘤切除术,术中仔细探查腹膜后,发现肿瘤巨大、质地硬、活动度较差,与周围组织粘连极重,分界不清,超声刀沿肿瘤外缘剥离瘤体,遇到小滋养血管用组织夹夹闭后离断管道。手术初期较为顺利,直至开始牵拉肿瘤,患者血压瞬间飙升至260/120毫米汞柱,麻醉科副教授刘辉给予常规降压药,但患者的血压“毫不驯服”,随即改用酚妥拉明,才使老人的血压渐渐降至130/80毫米汞柱;之后,手术团队继续前进,小心翼翼地剥离肿瘤周围的血管和器官组织。因副神经节瘤的特点,朱跃坤教授预测到离断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后,将会引起老人的血压断崖式下降,因此提前给予大量补液来防范。
果然像术前预测的一样,在离断肠系膜下动脉后,郭老伯的血压犹如“过山车”般跌落至30/16毫米汞柱,刘辉医生等人立即给予肾上腺素,促使其血压逐渐上升到132/78毫米汞柱。在麻醉科和手术室护理团队的全力配合下,朱跃坤教授等人历经患者血压多次剧烈起伏的险情,并于术中阻断、缝合腹主动脉切口长达1厘米。在5个小时的艰辛努力后,最终将这枚深藏腹中的“定时炸弹”成功拆除并完好地保住了小肠、左肾静脉及降结肠。下了手术台后,老伯被转入ICU病房,由金松根教授及孙宁宁主治医生补液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次日转回普通病房,开始进食水,7天后顺利出院。
术后,朱跃坤教授介绍说,作为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副神经节瘤占腹膜后肿瘤的1-3%,位于中线或中线旁,好发于肾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的主动脉区域,来源于肾上腺外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此肿瘤能够合成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可诱发高血压及头痛、心悸、多汗等典型的“三联征”,极易酿成心脑血管意外。此外,当肿瘤受外力作用时,如手术挤压可能会造成血压强烈波动,给术者及麻醉医生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分离严重粘连的大血管时,出血往往异常汹涌,需要外科医生熟练应对和快速控制,对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与围手术期的充足准备均提出了高要求。
本例患者副神经节瘤大于13厘米,并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多支交通血管相互“纠缠”,这在临床中十分罕见,为今后类似手术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在“第二届医院运营管理项目大赛”中获佳绩
2025-07-20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专家医疗队在迭部县人民医院举行大型义诊帮扶活动
2025-07-20 -
07-202025
生死时速!甘肃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胸部贯穿伤患者
-
new健康"凉"方沁心扉!"骑士节"开启"医社共护"新篇章 ——成都高新区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举措为高温骑士撑起“健康伞”
2025-07-18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