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李高峰:多角度、全方位构筑守护西南地区人民的肿瘤防治长城| 精准诊疗大咖谈⑤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边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少数民族众多,肿瘤疾病仍然是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为解决和改善这一问题,1984年,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立,并于1992年12月26日开诊。多年以来,医院从党建工作、医疗质量、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运营管理、对外合作交流、肿瘤防控体系、区域辐射引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勇担国家肿瘤防治区域医疗中心的重任,还在我国西南地区肿瘤防治、国际医学交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医院不仅承担着全省肿瘤患者诊治工作,还大量收治了来自贵州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地,以及越南、缅甸、老挝、尼泊尔、柬埔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患者。全院医护人员始终践行“仁于心、勤于业、精于术”的院训,持续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师报》记者特走访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李高峰,听他为我们讲述云南省肿瘤医院从年手术300例到如今8万例的实干之路。
医院的普通医生到地州就是“宝”
2004年,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达到19人,占全年死亡人数(36人)的一半以上。得知这一严峻形势,李高峰副院长和云南省肿瘤医院的领导和黄云超教授便一起到虎头村调研,发现村里人家的炉灶都没有排烟措施,烟都排在家里。“我们提出建议后得到政府的重视,推动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李高峰副院长表示,肿瘤防治工作要政府部门重视起来。
食管癌在中国属于高发肿瘤,但在云南发病率比较低,群众对于这类疾病不是十分了解。许多患者出现进食梗阻或吞咽困难等症状到医院就医时,完善相关检查后,已被诊断为食管癌晚期。为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医院安排专家录制了十大高发肿瘤的科普视频,并将科普视频翻译成6种少数民族语言及老挝语、缅甸语等5国语言,为西南地区人民及邻近国家群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
李高峰副院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为基层解决问题固然重要,推动其肿瘤诊疗技术和规范性地提升也刻不容缓。“云南省地州医院的医疗水平确实有待提高。我曾看过一个四十几岁年轻人的CT片,明显是真菌感染,地州医生说是肺癌非要做手术。遇到这种情况让我们非常痛心,也促使着我们将技术和规范送到基层。”
“让我感动的是,省肿瘤医院很多医生都非常有情怀。”下乡帮扶时,很多科室主任、很多党员都报名参加。
“省肿瘤医院的医生到了地州也确实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会定期给所在的整个基层医院医生授课,教他们如何规范治疗、如何提高诊疗水平、什么是人文关怀。”一位参加过帮扶工作的普通放射科医生直到现在还被昭通市永善县医院的医生称为“火眼金睛”,就是因为他看过片子后,马上就知道什么病。地州医院对于这些宝贵的人才也格外重视,这一轮轮高质量的帮扶也得到地州医院的广泛好评。
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把手教、面对面学”逐步缩小着基层与省级医院在医疗技术、人才方面的差距。参与帮扶工作的省肿瘤医院医生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切实感受到了基层肿瘤患者的不易。
其中,云南省的一项政策“省管县用”也为省肿瘤医院医生帮扶基层起到了“助推”作用。这项制度简而言之,就是省肿瘤医院招聘多少“省管县用”人才,每年就要让多少人到基层帮扶,极大解决了基层医院高水平人才短缺问题,省级高水平人才也带动了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由于云南省很多地区交通不便,为了方便群众,医院还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是省内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备的医院之一,并于2018年挂牌成立云南省唯一一家以实体医院为基础的互联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为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医院于2021年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2022年通过软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MDT下乡,为基层患者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多学科医疗队
众所周知,肿瘤早期属于局部疾病更容易治愈,而中期以上肿瘤又会转变为全身性疾病,靠单一学科治疗效果有局限。所以在云南省肿瘤医院,除早期以外的其他肿瘤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多学科联合治疗(MDT)。
2013年,在李高峰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建立了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专家组成的第一支肺癌 MDT团队。截至目前,先后成立了结直肠癌、宫颈癌MDT团队等17个肿瘤诊疗团队,有19个病种开设了MDT,每年完成3600余人次住院MDT讨论和1700人次的门诊MDT,覆盖 80%以上的肿瘤相关病种。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解决临床难题。MDT已成为云南省肿瘤医院的一大品牌。
李高峰副院长:“MDT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治疗模式,其目标是为肿瘤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带给患者和医生的好处都很多。”以往一位肿瘤患者要拿着确诊结果多个科室跑,放疗科、内科、外科,几个科室给出的治疗建议还不一致,这就让患者对医生的专业性产生质疑。随着MDT的开展,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后续康复更加精细、规范,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提高。医生也可以在相互学习、讨论中了解其他专业规范化的诊治决策,因此,肿瘤医生都需要在MDT讨论中学习、成长、进步。
把MDT诊疗理念带到基层去,是医院帮扶基层的又一成功经验。
2020年,李高峰教授肺癌MDT团队专家工作站在楚雄州人民医院挂牌,“这是我们的第八个MDT团队专家工作站。”一开始,基层医生和患者不理解这样费时费力的治疗方式到底有什么用,并且基层医院医生和科室不齐全,所以耗时很多,但后来省肿瘤医院定期会派专家去指导他们做好MDT,也会不定期进行网络远程MDT指导,让基层医院的患者享受到和省肿瘤医院一样规范的MDT治疗方案,实实在在提升受援医院诊疗能力,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基层患者得到更好治疗,助力实现国家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年,手术人次翻了267倍
2002年前后,医院全年的手术量只有300例,到2022年,医院总住院患者手术及操作台次已增长到8万例次。20年间,翻了267倍,2021年,医院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手术量排名全省第一,在“2021年中国肿瘤医院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2名,西南、西北地区第2名。
肿瘤治疗已经迈入精准诊疗时代,如今能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的靶向、免疫治疗都属于精准医学范畴。而精准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医院建立的分子诊断平台顺利通过了国家CNAS认证,其出具的检测结果可获得100多个国家及权威性机构的互认,是国内屈指可数通过CNAS 认可的院内肿瘤分子诊断平台。
肿瘤外科治疗方面,医院也大力发展机器人手术、腔镜手术,提高手术精度。李高峰作为在云南省内率先开展胸腔镜手术的专家,如今科室胸外科手术基本都使用胸腔镜,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能达到和开胸同样的效果。
人才缺口也是精准诊疗的一大挑战,精准医疗需要检验人才及相关领域的医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的交叉人才,医院也在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力度。未来还会将精准诊疗的理念、技术辐射到我国西南地区及医疗欠发达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医院将按照精准医疗、科研创新的方向,建成集防、诊、治、康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医院,努力迈入全国知名、国际先进的肿瘤医疗机构行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