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名称:肿瘤组
-
2022CSCO CDE专场速递|抗肿瘤新药获赛道第一,但仍存诸多问题
2022-11-22 -
2022CSCO胃癌专场|为啥有些治疗试验效果好,临床获益有限?石敏教授:肿瘤微环境评分找出治疗优效者
“胃癌的药物治疗经历了三次跨越式的进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石敏教授 在CSCO学术年会11月11日的胃癌免疫治疗专场中介绍,胃癌从十九世纪手术治疗到化疗再到靶向以及免疫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但免疫靶向耐药、部分患者效果较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实践,石敏教授认为,上述这些问题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相关,引入合理评分体系,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引入TME评分预测 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 目前,临床应用PD-L1检测可及性存在一定问题,接受免疫治疗的胃癌患者,只有部分接受了PD-L1检测。石敏教授介绍,在一个纳入三项PD-L1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试验的mate分析中发现, PD-L1低表达患者免疫治疗获益小或不太清晰。为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石敏教授建议,引入肿瘤微环境评分体系(TMEscore),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 胃癌微环境具有明显异质性,胃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识别预后以及肿瘤治疗相关的基因标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廖旺军教授对与TME相关的细胞、分子、和遗传因素进行了评估,以此来识别预后并寻找到肿瘤治疗相关的基因标志,阐明了肿瘤对于免疫治疗的反应。 在与韩国合作开展的胃癌评分队列中,TME评分明显优于MI、TMB评分系统,在与广东省胃癌合作单位队列中,TME评分也明显优于其他基因评分系统,并且通过TME特征评估免疫和基质状态,可以预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石敏教授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展TME评分的应用范围,TME评分用于预测胃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疗效以及预测一线晚期胃癌疗效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期望在未来可以取得一定成果。 靶向治疗可作用于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药物除结合特定靶点外,还
2022-11-22 -
2022CCO|2021-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科普奖揭晓
2022-11-19 -
2022CCO|“2021-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名单公布
医师报讯 (医师报肿瘤组杭州报道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是肿瘤防治的生力军”11月17-20日,中国抗癌协会年度会议中国肿瘤学大会在杭州拉开帷幕,19日,中国肿瘤学大会开幕式现场,“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 -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全民共享科普“盛宴”2022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