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风雨兼程麻醉医师分会 扬帆起航
分会建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郭曲练
用心办好麻醉医师之家
当麻醉学医师分会真正成为麻醉医师之家,有了“家”的感觉,大家才会主动为家做贡献。作为麻醉医师之家,麻醉学医师分会应着重帮助麻醉医师在学科学术建设、行业自律、维权和培训等方面加强“家”的感觉,在媒体上发声,配合政府做重要工作,让分会成为连接麻醉医师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将政府声音传递给麻醉医师,再将麻醉医师的意愿通过政府体现。
同时,分会作为家长,要关心麻醉医师,帮助麻醉医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种种问题和困难,主动为基层麻醉医师服务,发展更多会员,下沉到基层,比如协会组织的走基层活动就很好。
近年来,分会把年会打造成了品牌年会,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省市协会的作用,一起交流,充分发挥分会核心团队包括委员们的力量,多思考、多建设。
学科发展
北京医院 左明章
围术期医学 兼顾术前 术中 术后
从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提出“围术期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提出“从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说明麻醉学科除了关注术中的麻醉管理外,还应该关注术前、术后及整个围术期的管理。
具体来讲,麻醉科应该开展麻醉门诊,参与多学科会诊,做好充分的麻醉评估和准备;麻醉术中努力提高麻醉安全与质量,采取综合措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关注远期预后;成立急性疼痛治疗查房制度(APS),努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宣传交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宏
要让政府和百姓了解麻醉
以前,麻醉学科在科学普及工作方面力度不够,一直是幕后英雄。其实,通过科普可以让大众了解麻醉学科,深入了解“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所传递的重要性,即麻醉学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学科。
利用媒体加强宣传,通过医患互动、沟通,办好“中国麻醉周”。通过巡视活动,让政府认识相关学科、特别是让百姓了解麻醉。
此外,麻醉学科要加快成为围术期医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多学科合作及患者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最重要的是,麻醉医师要树立自信心,主动思考自己的职能和责任,强化自身实力,分担更多诊疗工作,包括诊断治疗、麻醉门诊、手术、镇痛管理以及器官功能的调控等。
业务拓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李天佐
麻醉医师要从手术室内走向手术室外
由于手术操作所引起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需要麻醉医师来解决,要求麻醉医生在保证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下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手术可能导致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中的大量出血、药物过敏以及神经反射可能引起的一系列突发情况,得以安全有效地控制与保障。这些都需要麻醉医师来发挥重要作用。
就当前而言,麻醉医师更多要关注的是如何走出手术室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专科优势,拓展自己业务范围,包括无痛业务、癌痛治疗以及慢性疼痛治疗、无痛分娩等,改变大家固有的麻醉医师仅在手术室工作的旧概念。
基层培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国林
做好基层麻醉医生培训是发展之重
对于麻醉学的普及工作协会一直在进行,效果甚佳。但是在住院医规培上还需要加强。其实,中国的麻醉技术水平和西方相比差别并不大,甚至某些特定的麻醉学科领域做的比西方还要好。
然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之间的麻醉技术水平差距比较大,因此,规范化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目前,将基层的住院医培训好,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国际交流也有待提高。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麻醉手术的大国,但如何成为麻醉强国却是个问题。如何把我们领先的技术在国外得以宣传,让前沿的麻醉学领域在国外扩大影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吸引众多医生积极来中国参与培训,这些方面的工作仍需要加强力度。
组织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于布为
延伸管辖范围 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麻醉学科自身的组织建设,应当按照围术期医学的要求,从术前、住院病房、术中、术后各个阶段,全面建设麻醉学科。
一方面,延伸麻醉学科的管辖范围,普及麻醉科门诊的建设,将手术室明确列为麻醉科下属护理单元之一。对新成立的门诊内镜中心、日间手术中心及其病房,均应争取将其列为麻醉科的管辖单位。
另一方面,加强麻醉学科的能力建设。其关键是在基层医院普及麻醉管理的正确理念,普及各项新的技术手段如可视喉镜、TEE、肌肉松弛及体温监测等,同时汇总全国各类麻醉的成功经验,使之能够供基层医院共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new【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4月21日,第三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肺血管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肺血管病领域专家为参会者带来更贴近临床,以及国内外最前沿的进展。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李强教授从病原快速诊断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在重症和疑难肺部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病原快速诊断体系在慢阻肺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释。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控烟论坛于4月21日8点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厅隆重开幕。
2019-04-21
-
新时代新机遇 拥抱放疗新发展
2018-11-08 -
2018 CSTRO 主题发言抢先看|全面解析肿瘤放射治疗新机遇
2018-11-08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 -
鼻咽癌诊疗的瓶颈与挑战
2018-11-08 -
推广前列腺癌标准治疗势在必行
2018-11-08
-
【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2019-04-21 -
架设沟通桥梁
2017-09-20 -
【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2019-04-21 -
【即时报道】建设时代特点的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疗康复体系
2019-04-21 -
【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2019-04-21 -
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