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学组展风采
英雄辈出 坚定信念和谐发展
时代先锋 凝聚力量共促繁荣
群星灿烂 执着追求开创未来
CDS候任主任委员 朱大龙教授
主要负责学组工作的候任主委朱大龙教授指出,目前CDS共成立了19个学组,每个学组都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很多学组重视科研,并发表了相关的指南、共识或立场声明等。另外,各学组还根据自身特色,开展各项活动,如下基层、医生培训、患者培训等。各个学组的工作不断累积,汇聚了CDS丰硕成果的当下,也必将促进CDS更加辉煌的未来。
流行病学及预防学组组长 纪立农教授
CDS流行病学组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会的领导下建立糖尿病流行病学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学组学术活动的内容涉及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人群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和药物流行病学。
在过去的2年中,学组不但致力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还致力于加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的能力建设。明年学组将召开糖尿病流行病学大会对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展示并对今后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向和需求进行展望。为配合我国政府开展的“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学组还将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开展流行学研究。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长 李启富教授
学组专家承担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6年版)“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失明”内容的撰写;申报并获得国家重点专项“精准医学研究——糖尿病个体化诊疗靶标的发现与应用”,承担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生物标志物与个体化诊疗靶标研究;启动全国糖尿病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杂志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
未来将继续已有队列研究,并组建新的大型糖尿病肾病队列,探讨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遗传因素、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的现状及机制研究也将是工作重点。
学组将传递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新进展,向基层普及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防治理念和技术。
1型糖尿病学组组长 翁建平教授
1型糖尿病是弱势群体,非常需要临床医生的关心与关注。
作为1型糖尿病学组组长,首先是责任,然后是奉献,还要有作为学者对学习研究的热忱。在个人力所能及内做好研究工作。
责任具体体现在建立10余家中国1型糖尿病的规范化诊疗中心。此外,带领全国同道,与几百名专家共同完成了中国糖尿病的发病规律研究,此研究今年12月份会正式公布。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为1型糖尿病的防治贡献力量。
肥胖与糖尿病学组组长 祝之明教授
学组组织撰写“2型糖尿病的代谢手术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即将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刊出。
10月20日~21日,学组年会于南京召开,设置近30场主题讲座,涉及肥胖及相关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反响热烈。
广州、湖南、江苏、上海、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学组同道积极开展肥胖学术活动30余次,包括肥胖日义诊、体重管理师培训班、肥胖诊治学习班、糖胖科普、基层指导等。
学组成员在SCI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十余项。祝之明团队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 郭晓蕙教授
教育与管理学组自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建立中国糖尿病教育体系,让糖尿病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质量更高。学组关注教育者的素质,进行教育者培训,建立了培训认证体系。10年来,已有千余教育者得到认证,各地也参照学组模式进行教育培训活动。
学组进行教育评估,创建标准化的教育流程。同时,进行全国教育项目调查研究,证实获得教育培训的医师会更多地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学组还与其他教育组织合作,共同进步。
今后,学组队伍将继续壮大,为我国的糖尿病事业多做贡献。
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组长 冉兴无教授
学组已完成中国糖尿病足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截肢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足患者卫生经济学的调查。编撰《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疗手册》,培训足病医务工作者约4000人次,支持有条件的医院成立多学科协作的糖尿病足诊治中心。
学组计划出版糖尿病足病治疗学;发布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继续中国糖尿病临床卓越项目;开展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培训并更新诊疗手册;启动中国糖尿病足溃疡流行率调查和溃疡感染细菌学及其耐药性调查。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组长 赵志刚教授
学组委员多为CDS国际交流项目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糖尿病中心进行短期专科培训的中青年专家,他们专业性强,富有活力,相信在CDS的领导下,学组事业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大成绩。
学组成立于2012年。本届学组将致力于规范化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诊治、普及基层教育、开展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多中心研究工作,同时在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开展基础研究,探索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血糖监测学组组长 陈莉明教授
学组已发布并更新《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2015年版)》及《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2012年版)》,举办九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
未来将正式发布《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年版)》;立足国内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临床应用规范流程;打造血糖监测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临床和研究业务骨干;立足于学组,进一步,推进多中心临床科研工作;推广科学的 “血糖监测”理念造福于更多糖尿病患者。
再生医学学组组长 陈丽教授
学组制定并发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有关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立场声明》;成功召开七次学术研讨会,总结交流再生领域研究热点及突破性研究成果;创办e季刊,推送权威杂志发表的相关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建立微信群,随时共享最新研究动态;学组单位内部密切联系,共享研究成果和平台。
新一届学组计划通过公众号、e季刊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术平台建设;扩展纵深干细胞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推动开展新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将现有成熟技术进行规范化推广应用,制定指南;推动有潜质的基础与临床前研究。
糖尿病营养学组组长 肖新华教授
学组3年前由西京医院姬秋和教授筹建。今年2月18日营养学组在青岛举行了换届会议。
本届学组由30名来自全国的内分泌学、营养学及外科学专家组成。
今年8月5日,学组召开了本届营养学组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营养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做了学术交流报告,并重点探讨了学组未来2年的工作重点。拟准备在全国开展膳食纤维在中国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摄入量调查,为未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纤维的推荐量提供中国数据。
胰岛素抵抗学组组长 李红教授
学组围绕“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展开工作,建立并动态完善伴有“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特殊病例数据库。
近一年,学组完成了“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临床评估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初稿,贾伟平主委也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目前修改稿已基本完成,待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会讨论定稿。
学组未来将汇集整合全国各地流调资源,比较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特殊人群(如军人等)胰岛素抵抗特征和差异性,研究中国人群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并计划开展胰岛素抵抗领域的基础和临床合作研究。
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学组组长 时立新教授
新一届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学组于10月20~21日在贵阳召开了第一次学组年会,400余位相关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等引发的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展开充分讨论,获得与会学者强烈反响。
会议期间召开了学组工作会议,讨论决定,于明年制定类固醇性糖尿病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诊疗手段的规范化提供证据支持。
胰岛B细胞学组组长 杨涛教授
学组为胰岛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搭建平台,围绕胰岛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胰岛功能评估研究和基于胰岛治疗策略研究开展工作,以提高糖尿病临床诊治水平。
学组组织了2017年度“胰岛代谢论坛”,为胰岛研究领域的基础专家与临床专家搭建了胰岛研究的学术平台,将为糖尿病更加精准的治疗策略研究提供很好的研究方向,同时也通过微信平台连续推出胰岛知识、胰岛研究、胰岛临床、病例分析等专题,推进了胰岛研究成果的科普宣传。
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组长 李小英教授
学组于2014年筹备,现任学组组长为李小英,副组长为管又飞、林圣彩、徐勇、章秋。
学组先后在厦门、上海、青岛与成都召开四次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研讨会暨学组工作会议。
学组致力于提供基础研究专家与临床医生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推动代谢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鼓励药物研发企业参与转化医学研究,共同开展糖尿病药物研发。
学组将继续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基础与临床两方面专家的深入合作,探索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的新路,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 匡洪宇教授
过去一年,学组通过糖眼论坛等活动形式使内分泌科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危害、筛查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和关注。
未来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围绕CDS指南中DR诊断治疗撰写基层版; 由CD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学组牵头,积极在全国开展DR筛查工作,完成DR和代谢综合征组分相关性的横向调查;成立DR筛查基地;培训基层医生DR筛查具体方法和技术。
希望通过学组的努力推动DR筛查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促进中国DR防控体系目标的落地实施,帮助更多的中国DR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免于失明。
基层糖尿病防治学组组长 刘静教授
学组各地委员在当地建立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建立“社区糖尿病实训基地”,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管理业务骨干培训项目,深入基层培训学科带头人,帮助基层建立糖尿病专科的平台。
学组计划进行“中国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修订及推广和讲解工作;建立与基层相连的网络系统、公众微信平台和基层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模式,采取不同交流方式使危重及疑难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并提高有价值的转诊;引导基层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筛查,提高边远地区基层医院糖尿病的诊断率及防治水平。
妊娠糖尿病学组组长 李玲教授
学组成立的契机是顺应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启动。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17%,应予以高度重视。
学组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推广今年刚刚更新的2017版的CDS糖尿病指南中妊娠糖尿病的修订内容,例如妊娠高血糖状态的诊断切点及其分类,孕前及孕期二甲双胍使用注意事项等。
学组计划召开较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大会,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进行妊娠糖尿病专题讨论,并计划开发和推广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管理的应用APP。
糖尿病代谢性大血管病变学组组长 窦京涛教授
学组计划完善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性大血管病变发生及治疗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我国该类疾病的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库。
在糖尿病慢病宣教中进一步强化糖尿病代谢性大血管病变的预防、筛查、综合治疗的相关知识,制作标准化健康教育内容,增强国民对该类疾病的理解重视和自我管理。
分析目前国内外指南中关于糖尿病代谢性大血管病变综合管理策略,根据我国国情及流调数据,联合多学科专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防控措施,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标准防控与常规治疗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及预后结局的多中心RCT研究。
糖尿病中医药学组组长 宋光耀教授
学组成立会议于今年2月25日在广州召开。祖国医学是重要的宝库,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有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面优势突出,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
学组主要任务是促进糖尿病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制定适合西医使用的《2型糖尿病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为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架起一座桥梁,推进传统医学在糖尿病防控领域的应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new【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4月21日,第三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肺血管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肺血管病领域专家为参会者带来更贴近临床,以及国内外最前沿的进展。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李强教授从病原快速诊断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在重症和疑难肺部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病原快速诊断体系在慢阻肺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释。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控烟论坛于4月21日8点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厅隆重开幕。
2019-04-21
-
新时代新机遇 拥抱放疗新发展
2018-11-08 -
2018 CSTRO 主题发言抢先看|全面解析肿瘤放射治疗新机遇
2018-11-08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 -
鼻咽癌诊疗的瓶颈与挑战
2018-11-08 -
推广前列腺癌标准治疗势在必行
2018-11-08
-
【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2019-04-21 -
架设沟通桥梁
2017-09-20 -
【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2019-04-21 -
【即时报道】建设时代特点的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疗康复体系
2019-04-21 -
【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2019-04-21 -
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