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吡美莫司对特应性皮炎和白癜风安全有效

时间:2015-04-09 16:43:00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董杰 阅读: 121454

编者按:3月29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春季高峰论坛上,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对特应性皮炎和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为讨论焦点,百余位皮肤科专家、学者参与相关问题的交流和讨论。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学骏教授在论坛介绍时表示,今年是吡美莫司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2005年,FDA曾发布黑框警告,质疑长期使用TCI(吡美莫司和他克莫司)的安全性,认为TCI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起作用,可能导致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增加。但经过十余年、几百万人的临床应用及大量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吡美莫司并未增加相关癌症风险。因此,朱教授认为,有必要对吡美莫司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重新认识。

特应性皮炎

Thomas Luger:

欧洲新共识推荐吡美莫司为轻中度特应性皮炎一线治疗药物

blob.png

特应性皮炎(AD)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湿疹和瘙痒为特征,在儿童期常见。根据SCORAD评分,AD可分为轻(<18分)、中(18~40分)、重度(>40分)。近年来,在婴幼儿及儿童中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5%),且儿科患者中,20%以上为重度。Luger教授表示,AD是继发哮喘和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尽早治疗AD可预防这些合并症的发生。

AD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及微生态。近来研究显示,遗传并非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唯一因素,局部细胞介质可导致表皮屏障受损。另有研究显示,AD病情加重与微生态多样性降低直接相关。

AD的治疗策略为对症治疗。包括患者教育和预防、辅助型基础治疗、消除和避免激发因素、抗炎治疗及止痒。Luger教授介绍,局部抗炎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和TCI。TCS常用于AD发作时的短期治疗,但要避免敏感部位。近年来,患者对使用TCS恐惧逐渐增加,由此导致不遵从医嘱的人数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24%升至2011年的36%。因此,亟需替代治疗措施增加患者依从性。

TCI包括1%吡美莫司乳膏以及0.03%和0.1%他克莫司乳膏。研究显示,相比TCS,患者及患儿监护人更能接受吡美莫司。一项为期6个月的开放标签、多中心“现实生活”研究纳入欧洲和美国12个国家、112个研究中心的947例AD患儿(平均8岁),患者一旦出现AD症状,即在所有皮损范围应用1%吡美莫司乳膏,2次/d,直至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一旦出现AD复发或早期症状就继续使用,以防止发作恶化加重。结果显示,47%患者在6个月内不再需要使用TCS;治疗结束时,高百分比患者AD症状消失或接近消失,尤其是婴儿和儿童。

Luger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日常诊疗工作中1%吡美莫司应用的研究,分别纳入3502例和5665例AD患者。结果均表明,吡美莫司用于成人及儿童AD的短期和长期治疗均有效,且不会导致皮肤萎缩,不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甚至可有效恢复AD患者的表皮屏障,患者耐受性高。

对于FDA和EMA关注的淋巴瘤和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问题,Luger教授表示,自上市后至2013年3月,吡美莫司经治的2.75亿患者未发现任何安全性问题,且流行病学数据并不支持1%吡美莫司增加淋巴瘤和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风险的结论。

blob.png

Luger教授介绍了即将在4月在线发布的轻中度AD治疗流程的欧洲共识(图1)。他强调,文献综述表明,吡美莫司在小至3个月的婴儿中使用也是安全有效的,欧洲和美国对TCI在这部分人群中的使用限制不再合理,建议废除TCI应用的黑框警告。

朱学骏:PETITE研究证实

吡美莫司长期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

blob.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学骏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AD发病显著增加,除去遗传因素,过度清洗或清洗不当、环境污染、过敏原刺激、生活压力,都是AD的诱因。且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越发达国家和地区,AD发病率上升越快,需引起重视,加强相关教育。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治疗,减少呼吸道疾病和食物过敏等合并症的发生。

吡美莫司是治疗AD患者敏感区域(面、颈、褶皱区)皮损的首选,与TCS相比,无皮肤萎缩、皮肤感染率低、系统吸收少、无HPA轴抑制作用,安全性更高。且具有恢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其可能机制包括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经皮丢失水分、调节皮肤屏障相关基因表达。

为了解AD婴幼儿应用是否安全,吡美莫司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能否减少TCS使用等问题,28个国家、191家临床中心(包括中国4个中心)联合开展了PETITE研究。

PETITE研究为迄今最大样本量的AD对照研究,共纳入2439例3~12个月轻至中度AD的婴儿患者,随访5年,比较1%吡美莫司与弱效(醋酸氢化可的松)及中效(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TCS的疗效及安全性。

blob.png

结果显示,治疗3周后,两组患儿均60%以上面部皮损明显好转、50%以上总体皮损明显好转;研究截止时,两组面部皮损TGA治疗成功率均达95%以上(图2),总体皮损IGA治疗成功率达85%以上;治疗3周时,两组皮损受累面积占TBSA中位数均<5%;治疗78周起,两组皮损受累面积中位数均达0%,并维持至研究截止。说明吡美莫司远期(5年)疗效相当于弱至中效TCS。吡美莫司可显著减少TCS的使用,36%吡美莫司组患儿不需加用TCS。

此外,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吡美莫司系统安全性良好,不影响婴幼儿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及功能,不影响婴幼儿生长速度。且吡美莫司不良事件所致停药率较TCS低(0.6%与1.1%)。

朱教授表示,PETITE研究在婴儿和儿童的研究结果,结合其他一些儿童和成人的长期研究数据表明,1%吡美莫司乳膏是治疗婴儿、儿童和成人轻至中度AD的一线选择。

(下转第19版)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