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人:秉承规范 法内维权
本报讯(记者 许奉彦 实习记者 杜远)“医生与侦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您是不是以为这是刑侦案件现场?其实这是9月12~14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二次全国会议的病例报告现场。
中国急诊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科室?大会虽然仅有一天半时间,整个会议却无处不显示出当代中国急诊人在救死扶伤中身先士卒的大义,在科研上求真务实、睿意创新的态度。
开幕式上,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民对急诊医师分会给予高度的评价:“急诊医师分会虽然成立不久,但在学科建设、急诊医师队伍培养,急诊相关指南、规范制定和生命卫士评选等方面,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出的团结和敬业的精神,非常值得敬佩。” 同时,杨民还提到,近期《医师报》对急诊先锋们进行的相关报道,以及凤凰网最近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医》中,第一集报道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张晖医生,这无一不宣扬着急诊医师职业精神的正能量。急诊科医生在日常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大会的召开,定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
会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陆一鸣对急诊分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他提到:“近年来,急诊医师分会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步,急诊医师培训学院的创立,急诊女医师分会、青年急诊医师分会的建立,睿意急诊医学研究基金的设立,以及在于学忠会长的带领下,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的急诊医学疾控中心的建立,都使急诊分会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接下来还将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成立全国各地急诊医师分会,与欧美等国急诊医师协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在上海首先开创了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即将开展急诊医师专科化培训。”
本届大会以“服务、规范、维权”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急诊医师分会办会的理念及宗旨,强调服务患者,规范医疗行为,与此同时,急诊分会更要维护中国急诊先锋们的合法权益。
急诊人眼中的急诊事业及医患关系
于学忠:急诊事业 痛并快乐着
急诊是医院的特种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急诊医生特别能战斗、有朝气、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很少释放负能量。“工作量大,强度高这是急诊的工作特点。”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于学忠教授说,“但我们能从每一例成功的抢救病例中获得快乐,我们从来没嫌过自己累,也从来没抱怨什么。凤凰最近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医》,第一集就是我们协和急诊的张晖医生,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但精神面貌很好。” 急诊医生碰到不顺心的情况,或许也有抱怨,但这跟每个个体在每个时期的特殊情况有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全身心的抢救患者。实际上也是这样,作为医生,急诊医生是真个群体中最敬业的人之一,发泄几句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这个专业,他们的内心是希望这个专业越来越好!急诊医生们是一群积极向上的人,在工作中抱怨也好,不抱怨也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最敬业的人,也是我们这个群体中最可爱的人。
郭树彬:做自强、自律的急诊先锋
“中国现有的急诊指南在不断修订和增加,但落实上,地区差异仍然很大。”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郭树彬教授介绍到。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规范临床急诊过程,只有做到规范,才能提高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从根本上缩小治疗上存在的地区差异。规范是必须坚守的工作,维权却是形势所迫。我国现阶段整个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敌对情绪或者不正当的看法,频频出现医护人员在精神或肉体上受到伤害的事件,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广大的急诊医生维权,在出现不正当不合理的对待时,以协会的角度使用法律资源,为急诊医师维权。
信息化在未来提高效率、提高医疗质量中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电子病例的录入能够使患者的信息更快捷、更全面的传达给医生,让医生可以更快的反应,对患者做出更好的诊疗;电子多媒体教学则以其特有的“交互性”掀起了急诊教学的革命;新媒体又为医患之间消除误解、加深彼此了解提供沟通的平台。因此,全力推动急诊医学的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
急诊科在社会需求和学术需求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急诊人要继续自强、自律,坦然接受其他专科和患者的质疑,不断修正缺点,提升个人修养和学术水平,确保急诊医疗质量。
周荣斌:医患关系绝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是急诊医师之家,为急诊医师做好再教育、维权等服务,这是急诊医师分会的责任与承诺。”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的周荣斌教授自豪的说。急诊医师则要严格遵循医疗规章制度,以共识指南规范医疗行为,使服务更加标准、高效、优质。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呈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状态,而这种“不正常”一方面来自于现有的医疗体制,另一方面则与服务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有关。医疗环境、医疗体制、医疗制度要有大改进,急诊医生则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当务之急,医患关系则必须严格控制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维护双方权益,谁有错谁承担,绝对不能姑息,不能妥协,不能是一笔糊涂账。“赔钱、和解”过去解决医患关系的老路绝对不能再走,任何对医师人格、身体、尊严的侵犯都绝不容许。
急诊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劳动强度的专业,长时间夜班、强体力要求,高负荷承担,作为女急诊医生更不易,她们更应得到关爱和照顾。基于此,急诊分会于2012年成立了急诊女医师分会,让女性急诊医生能够更好的为自己发声,更好的得到社会及其他专业同行的认可。
王新春:急诊科不是中转站
“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是急诊人的宗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规范”则是要切实遵守与落实的。“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多、诊疗情况极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规范,这是每个急诊人都需要考虑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的王新春教授说。大会的另一主题“维权”主要考虑到现有的医疗氛围,在对专业医疗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多的报道却都是“煽动性”的,最典型例子就是关于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羊水栓塞事件的报道,早期与后期的报道不尽相同,但是整个事件最该以正规化、程序化和法律化解决问题。因此,“维权”是整个急诊分会的使命,及时为广大的急诊医生发声、维权。
当今,急诊科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领导层的理念问题,很多基层医院领导层的观念仍然没有转变,特别是县级医院,认为急诊科就是一个中转站,最后患者都要转到专科病房去医治。其次是投入的问题,物资投入以及人员培养,从“硬件”和“软件”上同时优化急诊科建设。
“近三年,黑龙江省政府拨款,建设了66个县级医院的急诊科室,国家虽然给予的大力的扶持和投入,但加强基层医院急诊科建设,有意识的培养基层急诊医生,是中国急诊事业耽误之急的工作。”王教授呼吁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打造消化医学学科高地 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成立揭牌
2025-06-29 -
06-242025
多方合力聚焦妇幼健康 让科学信息抵达每一个家庭
-
new聚焦AI时代的病理检验智慧化建设与创新,第三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召开
2025-06-20 -
new泌尿医学中心挂牌成立!泰康医疗战略学科发展提速
2025-06-17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