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王辰:以积极心态和行动防治慢阻肺

时间:2017-11-16 14:52:00来源:未知作者:张亮 陈惠 任思颖 郭婷 张译 赵熠阳 周爱媛 曾慧卉 阅读: 139660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中国的慢阻肺防治工作和学术水平正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与肯定。本届慢阻肺年会秉承“博采众长”的理念,邀请来自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等地的二十余位国内外顶级专家进行专题报告,旨在促进学科发展与国际接轨,推动慢阻肺防治经验和成果交流,规范我国慢阻肺的诊治和管理。

10月28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学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指出,在英国,慢阻肺已经成为第一大病,我国也面临着重大防控任务。随着慢阻肺纳入国家慢性病监测体系,成为分级诊疗的试点疾病,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慢阻肺防治的重要性并开始转变。“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能坐等政策,要靠我们自己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语言、积极的作为,推进慢阻肺防治工作。”

个体化评估与实施

是慢阻肺康复治疗的保证

王辰院士强调肺康复是慢阻肺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身心状态。早期康复治疗能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率。

呼吸康复的流程包括对呼吸康复的初次评价、中期评价及末期评价,强调从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评估、患者症状方面行诊断评估、从运动心肺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行运动评估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然后依据患者不同情况行个体化运动处方。

在呼吸康复的实施方面,研究表明,在慢阻肺患者中,间歇和持续训练在改善运动能力和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区别。对于重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包括间歇训练、氧疗与无创通气、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吸气肌训练等。

王院士指出,康复锻炼需要维持量,以运动训练为主。其中,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个体化运动处方是肺康复保证实施的保证。慢阻肺康复减少急性加重及住院,要积极开展肺康复训练,康复内容形式多样,建议通过心肺功能运动试验评价进行个体化康复。

社区干预与早期干预结合  打造中国特色的慢阻肺研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就“针对中国特色的慢阻肺研究”,结合自己团队的相关研究发表了见解。

陈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慢阻肺发病率约为10%,其诊治水平存在不足,社区干预可有效降低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我国农村地区的生物燃料是非吸烟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合中国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差的现况,研究发现相对便宜的药物羧甲司坦长期治疗能显著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慢阻肺人群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下显示小气道增厚,管径变小。吸烟人群一旦出现该病理生理改变,要尽早戒烟。早干预能延缓慢阻肺疾病进展。此外,陈教授指出,在慢阻肺疾病缓解期,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体操、太极拳等运动。

陈教授指出,需利用我国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与新的研究技术与理念结合,推进临床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加强多中心临床研究,深化临床数据分析,提高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力。

聚焦早期筛查  实现慢阻肺管理个体化

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管理对慢阻肺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

“85%的患者在慢阻肺确诊前5年已错失了早诊机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燕教授指出,基于社区的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尤为重要。

满足以下其中4条就考虑为慢阻肺高危人群:年龄>40岁;出生时体重<2500 g;有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具有慢阻肺家族史;长期重度吸烟;慢性咳嗽、咳痰史。

中日友好医院杨汀教授指出,肺功能检测虽然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但不适用于社区筛查。筛查问卷和筛查模型公式配合简易肺功能(手持式或呼吸峰流速仪)是社区筛查常用方法。

需要注意,国外问卷不一定适用于国内社区大规模筛查。COPD-SQ首次纳入生物燃料暴露,是适用于国人的调查问卷。

关于不同人群的慢阻肺干预措施,北京医院郭岩斐教授表示,对于有危险因素暴露的无症状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使得患者受益(延缓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对无症状吸烟人群的肺部健康教育——戒烟可使死亡率有统下降。没有肺功能检查就很难对早期慢阻肺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患者)作出诊断。对轻中度慢阻肺患者,早期规律治疗有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

“实现慢阻肺管理目标应充分考虑我国患者的特殊性,实现个体化治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曹洁教授指出,“我国ICS应用不足,强调我国慢阻肺个体化管理之道迫在眉睫,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规范化慢阻肺患者长期管理体系非常重要。”慢阻肺管理两大目标是:减少症状、降低风险。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临床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慢阻肺健康管理中占主导作用。

【精彩瞬间】

blob.png

blob.png

大会执行主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平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设置“GOLD专家面对面”研讨会,旨在推动我国慢阻肺的防治工作,促进该领域内学术进展的国际交流。

研讨议题围绕2017 GOLD指南的最新进展,邀请参与2017 GOLD指南编写的国际顶级专家与中国呼吸同道们进行深入交流,面对面讨论,互相学习。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陈教授指出,随着我国呼吸学科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呼吸学界的舞台上中国呼吸学界的声音越来响亮。所以,国际呼吸同道们都充分认识到中国呼吸病学的迅速发展和对世界慢阻肺疾病防治工作的贡献,他们非常看重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blob.png

本次会议还安排“呼吸专家晨间答疑”,邀请了国内呼吸专家组成强大的答疑团队,为参会医生解答GOLD指南疑难。

据《医师报》记者现场所见,会场内座无虚席,参会医生抓紧机会,积极向现场的专家学者请教,专家们就提出的慢阻肺缓解期用药推荐、家庭雾化应用条件、急性加重预测等问题进行专业、深入、细致的经验分享、意见交流。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