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特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特刊/详情

骨科新技术 新策略

时间:2014-05-09 14:30:00来源:未知作者:苏宁宁 阅读: 67915


腰痛成为全球残疾首因

2013年,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共同发表在《中华骨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18岁以上人群中腰痛年患病率达26.09%。据RecordJapan报道,日本人均花费12万元治疗腰痛。2010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最新数据显示,腰痛(腰部疼痛持续≥1 d,伴或不伴腿痛)已成为全球残疾的最大病因,其中职业性腰痛负担明显加重。(Ann Rheum Dis. 2014年3月24日在线版)

数据显示,在研究涉及的 291 种疾病中,腰痛相关残疾负担位列第一,相关疾病负担(以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衡量)位列第六。全球腰痛患病率为9.4%。1990~2010年,全球腰痛疾病负担增加 43%,职业性腰痛疾病负担增加 22%;在腰痛疾病负担中,职业性腰痛疾病负担占32.7%,其中东亚和南亚负担最重。腰痛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紧张而重复的工作、提重物、弯腰曲背、身体长期保持紧张的姿势以及休息恢复时间不够。研究发现,35~65 岁人群职业性腰痛负担最重,务农和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区域(包括亚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人风险尤高。

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审慎探索中的新技术

上海长征医院袁文教授介绍,2003年,国内开始开展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C-TDR)。

近年,国内学者认为其疗效和安全性仍不太确定,但各种研究已证明C-TDR 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无论是否选择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ASD )不可避免。暂时没有证据证明 C-TDR 可降低ASD发生,ASD发生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诱发。值得强调的是,尽管 C-TDR 是一项新技术,但并发症不容忽视,需慎重使用。

脊柱肿瘤全切除:入路选择需权衡彻底性和安全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介绍,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脊柱肿瘤最基本、最重要的主流治疗方法。

国内外专家已达成共识,脊柱肿瘤的彻底性切除是保证疗效的根本前提。对脊椎前、后方都受累的肿瘤,全脊椎切除是彻底性切除肿瘤的有效技术。对脊椎不同节段、不同部位的肿瘤,全脊椎切除术需要采取不同的入路和技术,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与胸腰椎和下颈椎相比,上颈椎肿瘤采用全脊柱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技术尚不够完善,建议术后辅以外固定。

blob.png

■ 前沿科技

用3D技术打印出一个未来

3D打印技术是当下的热词,立体照片、玩具汽车、无人飞机等都能用一台机器打印出来。不仅如此,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尤其是骨科领域,已经开始显现其惊人的威力。

将3D打印技术

引入中国骨科学界

过去,在骨盆肿瘤手术等高难度骨科手术中,医生设计假体只能根据平面的X线片“凭空想象”出立体的骨盆。而有了3D快速原形打印机,事先能打印出一个与患者一模一样的骨盆模型。将这一技术引入中国骨科学界的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戴尅戎。

戴尅戎说:“多学科的合作是无止境的,回顾几十年来医疗制品和设备的发展,与工程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医工结合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戴尅戎和王成焘教授,发展了完善、系统的3D立体打印技术并用于临床。除了用于骨科,还辅助整复外科、口腔科、眼科的医生制作塑料模型,在给患者修复颅骨、修整下巴、垫高鼻子、重塑颧骨、眼眶等部位时派上用场。

3D打印技术

需加快审批流程

在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带来了有关鼓励科技创新的建议,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产品上市速度慢,需要改革审批流程。

刘忠军认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环境并不理想,体制和机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进步和科学创新的步伐,相关法律法规亟需建立或完善,有些管理制度和流程亟需改进。比如在3D打印技术上市过程中,审批流程成为了影响上市速度的瓶颈。因此,刘忠军建议改进审批流程和内容。

“凡是放在人体内的东西,都涉及到人体的健康,我们一定是要高度重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举措,让创新成果能够有更快的通道,与国际竞争。如果由中国企业生产的创新产品能够率先上市,不但能够抢占市场,甚至可以把它推广到国外去。”刘忠军说。

3D打印出“世界首例”

今年年初,43岁的张先生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院了,拄着双拐的他走路甚为轻松。他告诉记者:“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他就是该院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术前模拟骨折整复手术、并在腹腔镜下成功实施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幸运伤者。根据文献检索,采用3D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髋臼”,并提前在体外完成模拟复位手术后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此为世界首例。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认为,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术前模拟骨折整复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手术操作中的失误,减少患者的痛苦。世界首例“髋臼骨折3D打印腹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在该院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新术式的运用,也可大大节约血源。

(《医师报》记者张雨整理)

blob.png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