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临床误诊原因及对策
误诊是对疾病的一种错误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分离。按其本身的涵义,可将误诊分为狭义误诊与广义误诊两种。狭义误诊是指将有病诊为无病,将甲病误诊为乙病,或者相反。广义的误诊又分为延迟误诊和遗漏误诊两种,前者是由于作出诊断的时间延迟,虽然诊断正确,但延误了治疗;后者是指遗漏了对患者所下诊断之外的疾病,即诊断不完全。
据统计,我国的临床误诊率大约为30%,造成高误诊率的原因,有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差,主观臆断,过分自信,思维方法不正确等。客观因素包括:疾病规律的复杂多变,个体差异,条件限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限尚未认识的疾病等等。其中,绝大多数的受访医生归咎于医学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多样性,少数则与医生责任心不够有关。
减少误诊的对策
增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是消除误诊的根本环节 只有真正对所有疾病正确认识之后,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误诊。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临床工作者的医务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性劳动”,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劳动”。
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责任心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当一部分误诊是因对病史询问不详、查体不仔细所致,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责任心,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才能使这类误诊减少到最低限度。
辨证的思维方法是减少误诊的重要环节 对疾病的诊断过程是对临床资料的辩证分析过程,正确的诊断,来源于正确的辩证思维。因此,作为临床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掌握好各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妥善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一般与特殊、系统与部分、理论与经验、归纳与演绎等辩证关系,以减少因思维方法不当所致的临床误诊。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对减少误诊帮助极大,要充分认识到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多变性、个体性,作为一名临床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才能减少因自身知识原因而致的误诊。
本讲座将列举5余例临床误诊病例,并进行实例分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new【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4月21日,第三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肺血管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肺血管病领域专家为参会者带来更贴近临床,以及国内外最前沿的进展。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李强教授从病原快速诊断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在重症和疑难肺部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病原快速诊断体系在慢阻肺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释。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控烟论坛于4月21日8点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厅隆重开幕。
2019-04-21
-
新时代新机遇 拥抱放疗新发展
2018-11-08 -
2018 CSTRO 主题发言抢先看|全面解析肿瘤放射治疗新机遇
2018-11-08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 -
鼻咽癌诊疗的瓶颈与挑战
2018-11-08 -
推广前列腺癌标准治疗势在必行
2018-11-08
-
【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2019-04-21 -
架设沟通桥梁
2017-09-20 -
【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2019-04-21 -
【即时报道】建设时代特点的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疗康复体系
2019-04-21 -
【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2019-04-21 -
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