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委会日记
■ 青委风采
今年5月11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委会”)。在河南郑州诞生,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家长会”。
与以往不同,我们这届青委会委员全部由45岁以下,未曾参与过青委会工作的51名青年才俊组成。我们来自全国各地,覆盖呼吸专业的各个亚专业方向。我们的“家长”是大名鼎鼎的王辰教授。
新一届青委会成立后,我们很快开始了工作。头等大事是,筹备本年度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我们为本届年会准备了4个青年专场,涉及专题报告、病例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负责英文论文的组稿、审稿、主持和点评等工作;还策划了精彩纷呈的青年沙龙。
年会之后,我们就要马不停蹄地准备10月18~19日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青年呼吸论坛”的辩论赛和沙龙工作。
不要以为我们只在关键时候显身手,其实日常工作更彰显责任心。每个月,我们都要发一期手机报。同时,维护分会的微信平台(微信号CTS-年会),不定期地发布国内外的最新学术进展、分会各学组工作,包括我们自己的活动等。
我们一直记得王辰教授在家长会上的那番殷殷教导。他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回顾过去,曾经年少的你们,抛家弃子,义无反顾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战斗在救治重症“甲流”的一线,相信未来你们风采依旧;期望现在的你们赋予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科学求实的精神,把中国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事业推向国际,在国际舞台上出身显影。
未来有多远,我们不去想。但我们相信,惟有立足今日,才能开启未来。
副主任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曹彬:
打造呼吸病学分会对外交流的窗口
新一届青委会成立4月有余,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筹备年会,在筹备工作中大家相互了解、相互熟悉,并提高了大家对青委会工作的兴趣和参与度。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以此带动呼吸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以青委会为平台,了解国内外呼吸疾病学术进展,有规划地开展科研项目,有的放矢地开展国际交流。将青委会真正打造成王辰教授所希望的“外交部”,成为呼吸病学分会对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
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宋元林:
青年人就是生力军
青委是为我国呼吸医学发展储备专家级的人才库,核心是人才培养,并在学科发展中承上启下。目前青委在各医院和学校中是临床医教研第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这批人是各自未来15-25年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年轻一代的呼吸人才的启蒙导师。我们要把握好事业成长的关键时刻,在事业奋斗的同时逐步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青委前面的是我国呼吸领域的资深专家,青委要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传承重要学术思想,同时一定要有创新和发展,将前辈提供的平台上更加发扬光大,学科同其他专业一样是在前人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现代医学的特质,包括循证、系统、转换、个体、预防、人文等要在青委的成长中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隔几年有新青委加入,老青委退出,因此青委实质上是永远年轻的一代,不断有新鲜血液输送,并碰撞出新的火花。相信青委在未来的几年内能发展成我国医学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在呼吸医学学术,学科建设上留下属于一代人的浓重一笔。
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应颂敏:
以学术提升为导向
青委会与其他专委会最大的不同的就是相对年轻、充满活力。我们首先需要以学术提升为导向,帮助年轻医生把研究做起来。
本届青委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多委员都有国外学习交流的经验,有助于帮助整个青委会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
如何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以强带弱是关键。这里的帮助不仅仅局限在青委会内部,还包括更好地为全国各地的呼吸科年轻医生在课题申请、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成果发表方面提供咨询与指导。
此外,如今的医疗环境不甚理想,有的年轻医生容易动摇从医信念。这时青委会需要做好正面引导,让大家认识到医生职业的崇高,给大家树立信心。
借钟南山院士的一句名言,呼吸学科应该是“顶天立地为人民”的学科,“顶天”代表着学术导向、争占国际前沿,“立地”是为应对国家需求、为老百姓服好务,相信青委会一定能够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副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张艰:
搭建三维立体服务平台
青委会就是要搭起一个横向、纵向、深向的三维立体服务平台。
横向:“夯实基础”尤为重要,青委会力求推进各区域医疗诊治的规范化,开展“西部医疗行”活动,提升我国年轻医生整体医疗水平。
纵向:向前辈学习临床经验和教训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必循之路。青委会拟开展“听老师讲”话题,做好传帮带作用。届时,国内资深专家将与年轻医者直面交流,畅所欲言,答疑解惑。
深向:为了国际化顺利接轨,青委会拟建立不同亚专业组的国际合作,通过目标明确、细则清晰的合作方案,将青年医者推向国际高水平的学术舞台。
期盼并且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青委会“坚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会变得生生不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new【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4月21日,第三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肺血管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肺血管病领域专家为参会者带来更贴近临床,以及国内外最前沿的进展。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李强教授从病原快速诊断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在重症和疑难肺部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方面对病原快速诊断体系在慢阻肺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释。
2019-04-21 -
new【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第三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控烟论坛于4月21日8点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厅隆重开幕。
2019-04-21
-
新时代新机遇 拥抱放疗新发展
2018-11-08 -
2018 CSTRO 主题发言抢先看|全面解析肿瘤放射治疗新机遇
2018-11-08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 -
鼻咽癌诊疗的瓶颈与挑战
2018-11-08 -
推广前列腺癌标准治疗势在必行
2018-11-08
-
【即时报道】未来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方向——病原快速诊断体系
2019-04-21 -
架设沟通桥梁
2017-09-20 -
【即时报道】推广最适合患者的肺血管病治疗策略
2019-04-21 -
【即时报道】建设时代特点的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疗康复体系
2019-04-21 -
【即时报道】烟草危害有目共睹,规范化戒烟诊疗势在必行
2019-04-21 -
第十六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2021-07-23 -
王绿化:从追赶到领跑 迎来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春天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