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医师报|王建国:智能时代 新进展 新趋势 新举措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天津举办

时间:2018-05-16 19:45:51来源:未知作者:尹娜 阅读: 119998

对话嘉宾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王建国

采  访  者    特约记者   尹娜  

image.png

“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5月16日至19日,以此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天津举办。本届世界智能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高起点、入主流、国际化、有特色”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智能科技领域最有权威、最有品质、最有规格的全球盛会。

天津市以此全面加速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把握智能时代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医师报特专访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王建国,全面了解智慧医疗便民惠民的各项践行举措。

一个亮点论坛:智能技术驱动医疗健康发展

《医师报》:我们了解到,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已连续两年承办大会的“智能健康与医疗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请您结合这次论坛主题,介绍一下论坛的相关情况。

王建国: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智能技术驱动医疗健康发展”。论坛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根本遵循,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世界智能大会总体定位和论坛主题,聚焦健康与医疗领域智能要素,展示和探讨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引领智能健康医疗服务升级,推动智能新技术应用,促进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本次论坛最大亮点,除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还增加了两个分会场活动。一是由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牵头举办的“全国智慧医疗大赛获奖案例专题分享会”。今年4月,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分会共同指导下,医师报牵头举办“全国智慧医疗大赛”。大赛共评选出智慧医疗·十大优秀医院(机构)、十大优秀科室和十大创新企业各10名,评选出优秀医院(机构)、优秀科室特别奖各1名。为积极推动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部署要求,展示智慧医疗实践成果,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鼓励,本次论坛专门设置颁奖环节。同时,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医师报共同组织了“全国智慧医疗大赛获奖案例专题分享会”,对获奖案例进行宣传宣讲,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实践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另一个亮点活动是由天津滨海高新区、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组织的“智能医疗中心的设计与实践深度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医疗领域专家深入探讨、出谋划策。

一项给力活动:百日行动提升就医感受

《医师报》:近年来,天津市在探索医改和服务百姓健康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百日行动”,推出了包括拓展智慧门诊服务等十大举措。目前,“百日行动”开展情况如何?

王建国:今年2月,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视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时提出,医疗救治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也是市委市政府最关心的事情,要确实采取有力措施,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一手抓改善,一手抓改革。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出台了“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10项服务举措”,主要包括简化门诊流程、拓展智慧门诊服务、实行便捷服务、加强急诊救治、保障药品供应、加强投诉管理、加强全院医疗资源调配、改善就医环境、完善便民服务等,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巩固“百日行动”成效,将有效举措常态化、制度化,不断落实深化。

五条重点工作:大力度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应用

《医师报》在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克强总理对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也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天津市在智慧医疗方面的推进情况如何?

王建国:近年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应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推进智慧门诊建设。市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6月印发文件,全面启动天津市智慧门诊建设项目,对医疗机构明确提出预约挂号、多功能自助服务、多种支付方式、智能导诊、候诊叫号、智能发药、信息推送等功能建设要求。

目前,全市三级医院中已有37家基本完成智慧门诊建设并上线应用,预约挂号比例增加了18%,移动缴费比例增加了25%,其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预约挂号比例超过50%。

此外,各医疗机构还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发了各类智慧服务应用,收到良好成效。譬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发上线智能化采血管理系统,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排队采血等候,提升了血液检验检查效率。

二是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推进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应用,实现了“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便民惠民效果。例如,天津市武清区,依托区域内“一张网”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建成“一个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全集中存储;应用“一张卡”实现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咨询、购药等医疗卫生行为全实时记录。同时,推广应用掌上医院和自助设备、依托远程会诊中心,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人员缺乏、诊断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是落实医改任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保障。“强基层”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2014年,天津市上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目前已建成全市动态管理和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40万份。2017年,全市统一标准、统一功能和统一管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平台上线,为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落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健全全市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四是应用先进技术,探索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支持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例如,天津市胸科医院将“胸痛中心”与医联体建设相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智能便捷的胸痛诊疗新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五是明确顶层设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应用发展。2017年以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先后起草下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天津智能医疗与健康专项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例如,第三中心医院引进IBM沃森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及治疗决策支持;天津市肿瘤医院引进和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精确、复杂、高难度肿瘤外科手术等。

 四类展望计划:加快完善智慧医院服务、支持体系和行业监管、安全保障

《医师报》:在未来,天津市对于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有何计划?

建国书记: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完善我市智慧医院服务体系、支持体系、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

首先,深入推进智慧服务便民惠民。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感受百日行动”各项措施,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强化服务效果,全面推进智慧门诊服务精细化管理,推进住院智慧化服务试点工作。

其次,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落实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推进医院管理和医疗保障等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强化数据采集完整性、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数据的集成应用。制定医疗机构智能医疗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三甲医院智能技术评估试点工作。

再次,持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市级卫生计生专网。开展医疗数据与各类健康数据的整合与关联,实现健康医疗信息的流转和共享。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药品保障、公共卫生与疾控管理、应急保障等系统功能,推进业务管理精细化。

最后,加快启动一批“互联网+”重点项目。加快拟定全市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推进项目实施;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应用;落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监管要求,加快启动医疗服务监管和应用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