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建设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已迈出第一步

时间:2016-11-28 11:36:41来源:未知作者:南惋清 阅读: 100923


     类风湿关节炎做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恶性程度远远被低估,中长期致死率甚至超过肿瘤。一直以来,公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我国只有1000多家医院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1127日上午,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联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成立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并正式启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CREDIT)。开启建设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的第一步。

f9e4897.jpg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医师协会副会长赵艳华致辞

 赵副会长首先代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对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她表示委员会的成立对“健康中国的建设”意义非凡,不仅促进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同时,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的启动,将搭建一个风湿免疫病全程诊疗数据库的平台,将促进医学和人文的共同发展。

aff741a.jpg


专家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致辞

 曾小峰教授担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表示非常激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的成立,这对风湿病学来说,来的太晚。他说风湿病学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基金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利用全社会的基金来支持医学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以后医疗事业发展的方向。曾小峰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对风湿免疫病的支持比较欠缺,也没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全面完善的数据库,我们急需建立一个全球最大、分类最全的风湿免疫病全程诊疗数据库,利用这种新渠道、新模式来加快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发展。国家风湿数据中心的移动平台风云助手,集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和临床诊疗于一体,通过模块化的呈现方式管理数据,借此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临床表型及预后资料,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188aa78.jpg


赵艳华副会长为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颁发聘书

0633eb5.jpg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大合影

566684f.jpg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秘书长王立恒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秘书长王立恒介绍了了基金会的概况,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宗旨、项目分类、历史、现在和未来。


70d95f2.jpg

李梦涛教授担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梦涛教授介绍了基金会的进一步计划,第一步即启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通过培训医师、学术交流、向下普及等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风湿免疫病的认识。他指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风湿免疫病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风湿免疫病学已经走向了世界,希望通过媒体、医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快这个进程。

 

 43db850.jpg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田新平教授

 田新平教授介绍了CREDIT项目的总体方案,她说项目目标是实现 “千家医院、万名医生、百万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直报,项目的内容主要为临床方面和患者教育,项目的执行方式主要依托风云助手,实现患者注册、诊疗确认、病例直报、患者随访等功能。


daf81d5.jpg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启动(CREDIT)正式启动

9b92df6.jpg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与风湿免疫科主任方勇飞教授分享CRDC数据库应用经验

3211457.jpg


赵艳华副会长和曾小峰教授为金牌公益支持单位授牌

5670b1f.jpg


赵艳华副会长和曾小峰教授为铜牌公益支持单位授牌

    未来五年,CREDIT项目将结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学科规划,以“关爱身边的类风湿患者”为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千家医院、万名医生、百万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直报、疾病随访、患者教育和医师培训等工作,力求探索建立慢性风湿免疫疾病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行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