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新诊断方法和分类
来自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的Takashi Hashimoto教授就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新诊断方法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介绍说,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生化学检测方法分别为免疫沉淀 、免疫印迹 、cDNA 转染法、免疫沉淀-免疫印迹 (IP-I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生物芯片检测。
天疱疮自身抗原的分类主要有这些,寻常型天疱疮 (PV)有两种,分为黏膜型和黏膜皮肤型,其中黏膜型PV的抗原为桥粒芯糖蛋白 3 (Dsg3),黏膜皮肤型抗原为Dsg3和Dsg1。增殖型天疱疮的抗原为Dsg3, Dsg1, 桥粒芯胶蛋白。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抗原皆为Dsg1,其中口腔-落叶型天疱疮抗体亦为Dsg1。疱疹样天疱疮抗原为Dsg1, (Dsg3), 桥粒芯胶蛋白,药物性天疱疮抗原主要为Dsg1,副肿瘤性天疱疮抗原较多,包括网蛋白、表斑蛋白、桥粒斑蛋白 I/II, BP230。包斑蛋白, 周斑蛋白,Dsg3, Dsg1, 桥粒芯胶蛋白, A2ML-1。IgA天疱疮已经更新命名为细胞间IgA皮病: IAD,其中SPD-型抗原为Dsc1,IEN-型抗原暂时未知。
值得一提的是,单纯眼型黏膜类天疱疮的诊断,需通过临床和免疫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瘢痕性结膜炎疾病,包括特应性角结膜炎、酒渣鼻、扁平苔藓或药物诱导的瘢痕性结膜炎。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聚焦老年健康,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1 -
new构建AI医疗新生态 推动医学范式变革
2025-04-21 -
new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分论坛湖北社会办医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10 -
newAI点亮“星星的世界” 给孤独症家庭多一份希望
2025-04-03
推荐阅读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热门资讯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