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新诊断方法和分类

时间:2018-11-10 02:12:23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 阅读: 153775

image.png

来自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的Takashi Hashimoto教授就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新诊断方法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介绍说,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生化学检测方法分别为免疫沉淀 、免疫印迹 、cDNA 转染法、免疫沉淀-免疫印迹 (IP-I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生物芯片检测。 

天疱疮自身抗原的分类主要有这些,寻常型天疱疮 (PV)有两种,分为黏膜型和黏膜皮肤型,其中黏膜型PV的抗原为桥粒芯糖蛋白 3 (Dsg3),黏膜皮肤型抗原为Dsg3和Dsg1。增殖型天疱疮的抗原为Dsg3, Dsg1, 桥粒芯胶蛋白。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抗原皆为Dsg1,其中口腔-落叶型天疱疮抗体亦为Dsg1。疱疹样天疱疮抗原为Dsg1, (Dsg3), 桥粒芯胶蛋白,药物性天疱疮抗原主要为Dsg1,副肿瘤性天疱疮抗原较多,包括网蛋白、表斑蛋白、桥粒斑蛋白 I/II, BP230。包斑蛋白, 周斑蛋白,Dsg3, Dsg1, 桥粒芯胶蛋白, A2ML-1。IgA天疱疮已经更新命名为细胞间IgA皮病: IAD,其中SPD-型抗原为Dsc1,IEN-型抗原暂时未知。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单纯眼型黏膜类天疱疮的诊断,需通过临床和免疫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瘢痕性结膜炎疾病,包括特应性角结膜炎、酒渣鼻、扁平苔藓或药物诱导的瘢痕性结膜炎。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