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2018年会】廖万清院士:警惕“超级真菌” 提高实验室鉴定能力
廖万清 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廖万清院士参加了本届CDA年会,他高兴地告诉医师报记者,他是广东人,能够在广州与这么多前辈、老朋友们一起参加皮肤科医师年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同时,他就近年来爆发的“超级真菌”的诊治情况接受了医师报采访。他表示,“超级真菌”危害患者生命,如果全国皮肤科医师一旦发现“超级真菌”,可随时与他联系进行咨询。他的联系邮箱是:liaowanqing@sohu.com
真菌病是大学科之一
廖万清院士表示,皮肤科是大学科,总共有2500余种皮肤疾病,其中真菌性疾病是大学科之一。引起真菌病的致病菌种有400多种,以前认为真菌病是散发的,最近二十多年才发现真菌病也可以爆发流行,比如1999年格特隐球菌在美洲的暴发流行。2016年美国、英国爆发一种叫耳道念珠菌的新型“超级真菌”,当时中国没有;2017年,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南非、肯尼亚、科威特、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英国、加拿大和以色列等至少24个国家报告发现了耳道念珠菌感染病例,当时中国没有;2018年,全世界30个国家出现超级真菌爆发,中国有18例。
耳道念珠菌主要引起真菌血症、伤口以及耳部感染,通常对一种或多种主要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所以称之为“超级真菌”。“超级真菌”引发的死亡率高达60%~67%,其严重后果已经引起全世界专家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开展“一带一路”的建设工作,其顺利推动共建,使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将会产生很好的社会经济效应。但是如何保证“一带一路”成为“健康之路”,需要医疗界共同努力。
诊断与鉴别困难 “超级真菌”常被误诊
“作为皮肤科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沿线国家控制真菌爆发,一旦发现及时防控。要了解超级真菌如何传播,用什么方法防治?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并没发现,但不表示没有。三天内不明原因发烧、发热、头痛,使用抗生素无效,就要想到有可能是遇到了超级真菌。”廖万清院士说。
据廖万清院士介绍,“超级真菌”主要特点包括:(1)生态源头不清楚,自然环境中目前还分离不到该菌,国际同行推测该菌是近年来进化出来的、能快速地适应并定植于人体的新物种。(2)大部分菌株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和60%以上的致死率。(3)诊断和鉴定困难,临床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诊断方法常常错误地鉴定为其他念珠菌。(4)它能长时间存活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皮肤及医院设施表面,从而导致院内爆发性感染。有国外文献报告,超级真菌甚至可以通过体温计在人体间传播。
廖万清院士特别强调,要注意器官移植患者、肿瘤患者、急诊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容易被“超级真菌”感染。作为皮肤科医生,如果不认识“超级真菌”,有可能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痛苦。
因此,廖万清院士呼吁全体皮肤科同仁,要加强宣传与提高实验室鉴定能力,提高警惕,避免漏诊误诊导致死亡。“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真爱就是,想方设法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挽救患者生命,解决困扰患者的疾病问题,这也是皮肤科医生的使命与光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打造消化医学学科高地 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成立揭牌
2025-06-29 -
06-242025
多方合力聚焦妇幼健康 让科学信息抵达每一个家庭
-
new聚焦AI时代的病理检验智慧化建设与创新,第三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召开
2025-06-20 -
new泌尿医学中心挂牌成立!泰康医疗战略学科发展提速
2025-06-17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