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对话PCCM 打开呼吸前沿之窗

时间:2018-08-23 15:15:35来源:未知作者:张亮 肖坤 阅读: 104543

8月17~19日,第十二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于北京召开。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介绍,高峰论坛创学术会议之先河,将呼吸疾病的讨论按亚专科分为若干板块。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临床病例为前引,就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同时,为互联网时代的临床医师了解学科进展,打开前沿之窗。

image.png主题报告

刘又宁:针对基层医院感染疾病研究迫在眉睫

“指南修订是动态、变化的,个别国外‘权威’指南的观点,可能在提出时就是错误的、更不要说与国情不符。”大会名誉主席、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指出,为制定更有理有据的感染性疾病指南,应扩大临床研究,特别是针对基层医院的研究迫在眉睫。

我国CAP致病原的构成与排序方面与欧美差别不大。但是,我国主要致病菌对某些抗感染药的耐药情况却有本质不同。例如,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耐药率达到约75.5%,经验性治疗不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我国HAP的病原学特点与欧美更有本质区别,而与大多数亚太国家(日本除外)相类似。在引用、参考国外指南时更应特别注意。

王睿:大数据助力抗菌药物真实世界应用

解放军总医院王睿教授指出,在大数据支持下开展上市后临床实效研究意义重大,可完成抗菌药物流行病学监测、安全性监测、比较效果研究,并对医疗质量监测、评价和改进。

王睿教授指出,抗菌药物上市后真实世界临床再评价旨在获得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证据,进一步评价干预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其覆盖范围较传统临床试验更广,还可用于诊断、预后、病因等方面的研究,让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陈良安:肺结节处理  诊断不足or过度诊断?

“我国肺癌发病率处于上升阶段,实现防治关口前移,要重视肺结节的临床诊断。”大会名誉主席、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强调,既要避免肺结节过度诊断,更要避免诊断不足。国内外各指南推荐的肺结节处理方案不尽一致,通常根据结节的大小或体积、密度、位置、分布等特点和患者的高危因素提出处理意见。由于临床实际工作复杂多样,诊治要注重个体化,MDT模式有助于肺结节判断处置。此外,利用基因、影像组学、计算机等新技术将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樊毫军:遵照预案  定期演练  应对大规模伤亡事件

“不论特大地震、火灾,还是重大交通事故、爆炸、暴恐等事件,医院尤其是城市大医院都时刻面临处置大规模伤亡事件的压力。”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樊毫军教授指出,医院应当遵照国家卫健委《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编制预案,定期演练,才能高效稳健!

解立新:2017~2018冬季重症流感  经验与教训同在

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指出,2017~2018冬季重症流感诊治中,体外膜氧合(ECMO)的有效应用成为救治重症呼吸衰竭的利器。

解教授提出他对ECMO应用时机的见解:①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②仰卧位通气PaO2/FiO2≤80 mmHg,俯卧位通气≤100 mmHg;③呼吸相跨肺压>25 cm H2O/驱动压>15 cm H2O ;④24 h治疗氧分压没有改善;⑤严重气压伤。此外,ECMO应用无抗凝禁忌证。

PCCM病例“你讲大家评”

病例对话一

解放军总医院肖坤:1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致急性左心衰的34岁男性患者,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鉴别高静水压型肺水肿与高通透型肺水肿,应用跨肺压监测指导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滴定及撤机。

磨国鑫教授:该病例诊治过程中利用PCCM科的特色诊疗手段,围绕“发现细节,解决问题”的主线,呈现出PCCM专科医师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PCCM理念带来新的角度与方法,深化、具化、细化对呼吸疾病的认识与临床诊治。因此,要建立整体、全程的诊疗思维模式,而不仅是解决患者阶段性问题。

病例对话二

中日友好医院吴小静:1例51岁中年女性,诊断为近致死性哮喘,通过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病情继续恶化,后转为ECMO治疗好转的患者。

解立新教授:ECMO已成为挽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与“死神”争取时间的最后支持手段,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整体治疗的组成环节。要注意把握ECMO临床应用时机和适应症,为危重患者原发病救治和心肺功能恢复赢得宝贵时间。建立一支科学规范、经验丰富、协作良好的ECMO治疗团队,对于PCCM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病例对话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瀛:1例29岁青年男性,诊断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经过ECMO治疗后好转的患者。

佘丹阳教授:ECMO为急性呼吸衰竭提供了新的救治技术,正确掌握适应症、准确把握应用时机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所谓“水桶理论”也适合危重病人的救治,任何一例成功的救治都不仅仅是某一项单个技术的成功,反之,一个微不足道的疏忽却可能导致整个救治工作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病例对话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茉沁:1例35岁女性,诊断肺动脉内膜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

高晓方教授:复杂疑难病例诊治除了要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更需要正确的临床思维。青年医生面对充满谜团的、待破解的疾病,要有清晰的思维路径,有的放矢地运用各项诊断技术,来验证或调整对疾病的判断,从而建立临床思维,树立诊断自信。

病例对话五

解放军总医院韩国敬:1例66岁老年女性,发热伴肺部阴影,诊断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患者。

崔俊昌教授:发热伴肺部阴影在临床很常见,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中多种病因引起。因此,对于发热伴肺部阴影的患者,尤其是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是肺部阴影反复,或者临床表现与肺部阴影不一致的患者,应考虑到非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在影像学上与肺炎容易混淆的非感染性疾病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较为常见。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