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癌症生存者心理社会负担
第15届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大会于2013年11月4-8日在荷兰鹿特丹召开,来自全球的心理社会肿瘤学专家和学者聚集一堂。本届会议主题: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临床、科研、推广上的改革与创新(Innovation in psycho-oncology clinical care, research, advocacy)。大会主办方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协会(IPOS)主席Barry Bultz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心理社会肿瘤学在癌症治疗领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心理社会干预在癌症治疗中仅是辅助或补充,而非关键角色。只有癌症患者以及从事这个领域工作的学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癌症所带来的心理社会负担。对这个领域的资金赞助也存在挑战。尽管如此,随着医院、大学以及倡议团体中心理社会肿瘤学项目的逐步开展,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在癌症治疗的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切实的改善。他希望全世界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学者们能够保持热情,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会首先就癌症生存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心理干预措施有助维持疗效
丹麦癌症协会Susanne Dalton教授介绍了癌症生存者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措施,指出癌症患者的心理痛苦、抑郁、焦虑等普遍存在,这些症状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疾病分期等密切相关。癌症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放松训练等,不同研究对于干预措施的效果得出的结论不同。
Faller等进行的大样本系统回顾分析显示,主要心理干预措施对癌症患者的痛苦、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都能起到轻到中度改善作用。除放松训练外,其他几项干预措施的效果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并且干预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能得到维持。
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在即 针对癌症患者行为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美国癌症协会Kevin Stein教授强调,数据显示65%癌症患者死于不良生活方式;癌症患者应在医生帮助下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为此,美国癌症协会制定了癌症生存者营养和活动锻炼指南建议:
☆ 增加植物性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麦等。
☆ 参与常规活动锻炼。
☆ 达到并维持健康体重。
然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患者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与监督。
康复计划应包括工作问题 德国莱比锡大学医学中心Anja Mehnert教授谈到了癌症生存者的工作及相关问题,患病会对患者的工作会带来影响,如工作岗位调离、升迁受限,甚至换工作等都有可能发生。一个令患者满意的工作也会给躯体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临床治疗后如何重归工作岗位也是很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研究者在为癌症患者制定全面的康复计划时也包括了职业咨询,如工作动机、如何在工作场合应对压力、职业满意度、失业和职业培训,由专业人员帮助这些康复期患者探讨如何选择适宜目前身心状况的职业。
除此之外,不同分会场的专家就癌症患者的疲乏、心理痛苦筛查、夫妻/家庭问题、姑息治疗以及医患沟通等话题给予精彩报道,并与参会者展开热烈讨论。
【癌症患者家庭问题】
临床访谈增进夫妻沟通
澳大利亚学者Elizabeth Lobb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简单临床访谈或可增进夫妻间的沟通,有潜在获益。其要点包括临床访谈时所使用的语言、时间(在肿瘤发病中期,不宜太早或太晚)及心理工作者的干预方式。
该研究旨在试点基于患者人格问卷进行1小时临床访谈,对晚期或无法治愈的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促进沟通。研究招募进行抗肿瘤和姑息治疗的夫妇。由临床心理学家和以下人员共同完成患者人格问卷协议:患者完成问卷,患者家属按照自认为的患者感觉填写问卷,社会心理工作者结合双方完成的结果做总结。
结果显示,共招募34对患者夫妇,12对入组,9对完成临床问卷。该方法易于接受,患者获益包括:使双方均表达各自忧虑的内容,明确在认识问题上的差异,并给对方“说话的权利”,尤其对于男性。更重要的是,它使夫妻双方增进了相互了解,明确癌症晚期患者护理所面对的挑战,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这种方法有助于增进沟通、为寻求进一步支持的夫妻提供了一个渠道。
研究意义
该干预可有效减少心理困扰,改善夫妻关系,且不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该研究评估了患者人格问卷作为临床访谈重点来增加夫妻沟通的可行性,确立了该干预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促进后续的Ⅲ期临床试验开展。
临床意义
肿瘤的自然病程可造成夫妻沟通障碍:当面对疾病相关消耗增加和死亡、丧亲之痛时,他们对未来的计划、角色职责改变以及其他问题均会做出不同程度调整。临床访谈有可能改善夫妻沟通,明确患者及配偶的苦恼,使临床医生更直接地解决问题。
新闻速递
探索中国发展之路 CPOS落实五大举措
第二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
本报讯 日前,第二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换届会在杭州举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当选新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一届委员会共有53位委员,涵盖临床肿瘤学、姑息治疗、精神卫生、临床心理、护理、康复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地域分布涵盖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加快CPOS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将以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为目标,抓住机遇,团结协作,迎接新的挑战。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包括如下五方面:
1. 加强科研工作,立足本职,加强多学科和多个地区的协作,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取得能够真正反映中国肿瘤患者心理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数据和成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社会肿瘤学发展之路。
2. 以IPOS为平台和纽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心理社会肿瘤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3. 加快学科队伍建设,通过专题研讨会、专家讲座、工作坊、社会活动,选派出国深造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为CPOS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宣教工作,逐步将研究和治疗整合入癌症患者诊治的全过程,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学科的认知程度,真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河北、湖南、湖北等已成立二级专业委员会的示范作用,组建其他省市的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以点带面,实现专业学科的纵向辐射发展。
2006年成立以来,CPOS作为国内唯一的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专业学会,在中国抗癌协会的领导下,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和心理社会肿瘤学知识宣教,推广人文关怀理念,逐步提高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认知,极大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中国的发展。 (张叶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七届胶东国际肿瘤会议召开 为肿瘤医学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05-20 -
new解码长寿时代,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2025-05-12 -
new聚焦老年健康,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1 -
new构建AI医疗新生态 推动医学范式变革
2025-04-21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