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淄博高青县田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信息化+服务项目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提档升级

时间:2020-06-08 08:49:55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52800

为进一步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青县田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的步伐,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往群众更满意、更放心的路子上迈进,信息化+服务项目,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提档升级。

信息化+老年人健康体检篇

往年老年人体检,查体环节均以人工操作为主,工作人员在操作体检设备的同时,需手工录入老年人各项信息及体检数据,工作效率低,规范性差。今年启用的健康体检系统实现全程无纸化,办公查体人员只扫描居民的身份证,即可打印出带有居民专属条形码”的体检引导单,此专属条形码为全程查体身份认证的重要依据,居民可凭一码完成一般项目体检身高体重腰围视力)、血压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彩超等。还实现了体检结果实时传送功能,每完成一项查体数据即可传送至该系统,随时显示查体项目的完成查体人数数据更直观

健康体检表的规范性是审核档案的重要一环,往年乡村医生用手工录入档案,规范性较差,中心需安排专人负责对录入的档案进行审核,纸质档案要和电子档案同步,如有错误需要重新进行修改,检验检查报告需要打印两份,还需反复查看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耗时耗力公共卫生体检系统实现了体检数据自动上传至公共卫生系统,并且打印出相应的纸质档案检查检验报告以及辅助检查反馈单进行存档及反馈,即省时省力,又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全面准确性“真是没想到,这种系统体检太省事了,我们村昨天查91个老年人,体检结果已经全部上传完成了,今年我的查体工作已经结束了。”官庄村卫生室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年来体检,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哪里不忙去哪里,给医生这个“码”就行,大大的缩短了等候的时间,昨天刚查体,今天就拿到结果了,内容也全部是打印的,我一看就明白。”刚刚拿到体检报告的宋旺村居民张大爷感慨的说。

信息化+慢病随访篇

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是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纸质材料,工作复杂、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手工干预随访结果的可能。今年,中心启用了健康管理慢病随访系统。

实现“无纸化”随访。通过刷身份证自动获取居民信息,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技术,自动传输到智慧随访Pad中,形成随访信息,并上传至公卫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中,实现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功能。   

数据“信息化”处理。随访产生的数据自动传输至公卫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中,可自动生成符合公共卫生考核标准的纸质档案等信息,把医务人员彻底的从繁杂、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

正在家住公安家园小区做慢病随访工作的家庭医生王大夫说道:“新系统在慢病随访方面优势显著,全程电子化操作,无需手写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居民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操作起来简便快捷。”

信息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篇

中心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信息、人员信息、服务包内容等信息导入智能家庭医生服务系统,家庭医生携带“便携箱”出诊,能够通过健康档案了解到居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状况信息、各类疾病信息、医疗就诊情况,同时记录家庭医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包括健康档案、慢病管理等内容。还能根据居民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包与之签约。签约后,居民可随时查看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及能享受到的服务内容等。家庭医生可持续关注居民既往随访记录,对慢病控制不理想居民实行一对一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等待居民上医院的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中心从信息化+服务项目的起步、试运行到顺利开展,始终遵循着“精简服务流程、系统一体服务”的原则,基于传统模式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越作用,让居民享受“升级版”的老年人健康体检、慢病随访、家医签约等服务,加速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型项目上的创新提效。“信息化+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了结果实时上传,数据共享互通,大大节省了医务人员手工录入档案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民又便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中心主任索学芬介绍说。(供稿:高青县田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圆圆)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