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痰液淤积,“咳”不容缓!速速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法

时间:2021-03-17 15:48:31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172230

外二科 柳燕 审核 谢东

生活中

恶心、呕吐拍拍背

喝水呛咳拍拍背

咳嗽、咳痰拍拍背

拍背真的有效吗?

(一脸疑问JPG)

答案是:有!

但是,拍背有啥讲究吗?

对于痰多不易咳的老年人

怎样拍背才有效?

一起来学学吧!

 

教你一手,叩击排痰法

拍背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四大护理技术之一,也叫叩击排痰法是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护士:拍背是项技术活,若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起不到应有的功效,还会让患者感到痛苦,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体弱的卧床老人,本身抵抗力较差,发生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容易向下蔓延至气管和肺部,痰多却无力咳出。此时,坚持拍背,帮助其排出痰液尤为重要。

 

拍背排痰

适应于大量粘液和稠厚分泌物

呼吸功能降低或咳痰无力的患者

如长期卧床、活动障碍、营养缺乏及术后的患者

尤为适宜

 

孝敬老人,松肩拍背

如何实现有效拍背?

5大要点掌握起来

 

如何正确为老人拍背排痰?

1、取适合体位

若患者精神尚可,可鼓励取坐位;若体力不支或意识模糊,可让其取侧卧位,拍打一段时间后再帮助转换另一侧卧位。

护士:若采取俯卧拍背,会影响患者呼吸,也不利于痰液排出。

1

2、拍背部位要准确

拍背时以肩胛骨以下3-5CM部位为“底线”,从下至上,从背部两边向中间位置拍打。

2)

3、拍背方法要正确

手掌合成杯状,拇指紧贴其余四指,腕关节不动,利用肩肘关节带动手掌,使手掌平稳着落(该方法所扣的空气较多,叩击力较均匀、稳定)。频率为每分钟40-50次力度均匀,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每次10-15分钟。切勿以掌心或掌根部拍背。

护士:拍叩时要衬着衣物,力度适中,这样既可达到排痰效果,又不引起患者疼痛,叩击以局部皮肤不发红为宜。

3

4、患者咳嗽注意其心律观察有无缺氧,听呼吸音是否正常。

若每分钟心率增加20次,或出现喘息、缺氧等不适症状,应暂缓排痰,并予以吸氧。

5、注意事项

叩击时间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于饭前30分或饭后2小时进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若痰多,可增加次数。

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叩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力量中等。

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在吸气后给予刺激—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使咳嗽。

避免在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进食前后进行拍背。

 

小动作,大作用

拍背可通过振动肺部引起反射性咳嗽

把肺部积聚的痰液

从小气管排到大气管、再排出体外

还可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市民:拍背适合所有老年人吗?

护士:为老人拍背有6大禁忌,以下人群不能轻易尝试。

 

叩击排痰法6大禁忌症

1、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

叩击会加重脊髓神经的损害,所以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忌拍背叩击

2、肺栓塞

肺栓塞患者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卧床,避免突然坐起转身及改变体位等。叩击会促进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危及生命。

3、大咳血、活动性出血

给予大咳血患者拍背叩击,可能会导致出血情况恶化,甚至出现血管破裂。

4、胸部骨折

胸骨骨折常因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骨肿胀、疼痛,可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叩击振动会增加患者的疼痛,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5、多发肋骨骨折

叩击会导致尖锐的肋骨断端移动刺破胸膜,产生气胸、血胸、咯血等。

6、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碰撞、身体突然用力等改变体位,导致血压波动,更不能进行胸背部叩击。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