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高血压、失眠、冠心病?新区中医医院六大特色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心血管病!

时间:2021-04-30 10:39:14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68260

心血管科 陈冠男 审核 武美英

 

“穴位贴敷太棒了,血压终于控制住了!”

67岁的心血管病患者李大爷

复诊时对心血管科医生表示感谢

(赞gif)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心血管科开展中医特色外治项目

六大特色穴位贴敷

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案例:“老病号”被穴位贴敷“实力圈粉”

67岁李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长期服用多联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理想,血压昼夜波动巨大。失眠10余年,平时入睡困难,心烦、乏力、头痛、头晕、偶尔胸闷、憋气、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李大爷的生活质量,让人苦不堪言。

 

此图为资料图片

2021年3月,李大爷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心血管科谢春红主任医师为其辨证论治开具了中药,并辨证选取穴位配合外治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经治疗,李大爷血压控制达到了理想目标,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情绪稳定,头痛消失,心慌便秘症状也好多了,体力得以恢复。复诊时,李大爷对穴位贴敷赞不绝口,主动要求继续贴敷调养身体。

 

患者:什么是穴位贴敷?

医生:穴位贴敷根据经络学说选取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与药物的刺激作用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

患者:哇,心血管科穴位贴敷疗效太神奇了!

医生:心血管科推出六大特色穴位贴敷,疗效确切!

 

优势:心血管科六大特色帖敷

1、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多属于气滞血瘀体质,心血管科中医选取丹参等中药制成贴敷药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胸闷、憋气等症状。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多属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体质,临床上可见头晕、头痛等症状,穴位贴敷采用钩藤、薄荷等中药,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可辅助平稳降压,缓解头晕、头痛症状。

3、心悸。心血不足是诱发心悸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科穴位贴敷采用丹参、当归等药物,可有效刺激穴位,激发穴位经气,达到定悸安神的效果。

4、便秘。邪滞大肠,腑气不通可导致患者便秘,采用大黄、厚朴等中药,达到通腑泻热,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助便的效果。

5、心衰。心衰患者多属于阳虚水泛体质,临床上多以胸闷、憋气、水肿为表现,穴位贴敷采用附子、大腹皮等药物,可温阳利水,以达到治疗目标。

6、失眠。心肾不交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选用肉桂、黄连等中药制成外敷药品,交通心肾,可助眠、改善焦虑等症状。

 

为啥穴位帖敷效果这么“牛”?

心血管科谢春红主任医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巨著及名老中医专著、经验集等,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凭借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辨证分析出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疾病分型,研制出系列中药贴敷配方.制作工艺精良

1、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穴位贴敷疗法可发挥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调节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协调,相互激发相互迭加,较单纯内服用药有一定优势,小剂量也能发挥较强疗效。

2、透皮吸收增疗效。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治疗效果。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有减少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的优点。

4、安全无毒副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安全而无副作用

 

 

这些患者不要错过穴位贴敷!

凡是含有以下症状的人群皆可以进行穴位帖敷治疗

1、心脑血管病人群:胸闷、憋气、头晕、头痛、血压高、心慌、水肿患者。

2、亚健康人群:失眠、便秘、心慌、心烦、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3、其他人群:关节痛、腹痛、腰痛、腿痛患者。

 

心血管科咨询电话

0532-86860202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