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疝”始善终|3个隐藏信号,自测是否有疝气,医生提醒:勿以“疝”小而不为!

时间:2021-12-29 08:25:41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135816

邓康 外一科 王文先

生活中常听说"疝气"病

老一辈人说疝气是“气”

因为身上突出来的“小鼓包”

仿佛流动的气体

一挤,就跑到别的地方了

gif)

实际上,疝气不是“气”

而是腹壁的一种生理性薄弱

是隐藏在身体中的“致命缺口”

 

"疝"病,俗称"小肠气",是一种常见病,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其中腹股沟疝最为常见。

(腹股沟疝图片)

疝的本质是腹壁上出现了一个“小洞”,腹腔里的肠管通过这个“小洞”突出到体表形成肿块,在患者躺平时或用手按压时,肠管就会通过这个“小洞”回到腹腔。

(戳一戳 gif)

患者: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疝气呢?

医生:记住这三个关键字,可以自测是否存在“疝”病隐患。

1.胀:腹股沟疝早期症状主要是小肚子胀痛,休息后减轻,运动后明显,晨起减轻,下午明显。

2.坠:腹股沟区域坠胀,初期平卧会逐渐缓解,中后期休息也不会得到缓解。

3.鼓:在疼痛的一侧腹股沟会触摸到包块,包块特点——卧隐立现:平卧后包块减小或消失,站立时包块向外突出。

 

有的患者认为“疝”不疼不痒

换个姿势就能塞回去

不治也不要紧

殊不知随着病情的延长

疝会越来越大

一旦发生嵌顿,引发肠坏死

将危及生命!

(去医院gif)

 

如何治疗疝气呢?

疝气通常不会自行愈合

需要手术介入治疗

且病情越严重,复杂程度越高

因此疝气手术宜早不宜迟

 

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外一科接诊了患者逄先生,其右侧腹股沟区有肿物,活动急救站后突出,伴有坠胀疼痛,平卧后可自行恢复。经检查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随后外一科为其试试腹腔镜单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图片1.png 

患者:补“疝”还需要开刀?不行不行,我害怕……

医生:别担心,目前疝气手术的微创技术已成熟,手术治疗创伤小,疼痛轻微,术后1-3天可出院。切勿因害怕而贻误病情。


(图)

患者:有没有办法预防“疝气”呢?

医生:由于疝气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疝气的“绝招”。但平时如果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也许可以减少疝气的发生。

 

1.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和高强度锻炼等剧烈而爆发性的用力情况,尤其是老年人

  2.若不可避免咳嗽,尽量缓和或者轻微用力,必要时按住腹股沟区可能有问题的部位。

  3.必须干高强度体力活及喜欢力量型健身的人,应注意科学的用力方法,比如采用下蹲负重而非弯腰负重,宜平缓发力而非猛烈发力,受力始终贯穿身体中轴线而非扭曲错位,锻炼循序渐进而非急于求成等。

  4.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平衡饮食、均衡营养、避免暴肥暴瘦、戒烟等。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