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战疫一条心、全院一盘棋,新区中医医院“速度与生命”打赢这场救治“硬仗”!

时间:2023-01-09 18:45:01来源:青岛西海岸中医院作者:吴学斌 阅读: 68030

急诊科 祝海滨 审核 祝海滨

 

  一位老年患者李某某,男,99岁,因呼吸困难2天由家人送至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因患者入院时出现胸闷、憋气伴神志淡漠等症状,正值急诊室门口排队患者较多,分诊护士即刻进行便携式指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根据症状及初步监测指标,判定为肺炎危重型,急诊科迅速启动危重患者抢救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付费”,在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下,15分钟内完成挂号、查体、检验、影像学检查,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心内科、急诊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被诊断为重型肺炎伴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且患者具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给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氧疗、插管、抗炎、抗休克等抢救措施。经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全面治疗,高龄患者生命得到了挽救。患者家属满含热泪对医生及时抢救表示感谢。


   这仅仅是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数不清的抢救中的一个缩影而已,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拼尽全力,誓要打好这场救治“硬仗”......


面对新冠感染的冲击,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急诊、肺病门诊、发热门诊等迎来就诊高峰,根据人民群众新的就医形势与就医需求,医院提前谋划,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全院统筹调配人员配置、床位设置、设备配置等,坚决做好救治的充分准备。全院医务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克服自身病痛,冲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守护群众健康。

微信截图_20230106093955_副本.png

生命至上,健康第一

畅通“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医院本着生命至上的救治原则,在接诊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调配专属医护,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从挂号、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畅通抢救通道,实行“先抢救后付费”,自12月26日以来,截止目前,32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得到了有效救治,抢救成功率达到95%,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的患者被送来时,已经休克,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为抢救这一类患者,顶着医护人员紧缺的压力,开通绿色通道,用最短的时间争取患者生的希望。”急诊科祝海滨主任介绍说,“其实,抢救时我们科的医护人员自己身体都不舒服,一上岗,隔离衣一穿,忙碌起来,根本都不记得自己也是一位还未阳康的患者。”

3_副本.jpg

救治前移,无缝衔接

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安危也是医院关注救治的重要环节,为全方位给患者提供救治,医院将诊疗救治前移,利用“一道三网”无缝衔接,暨利用急救绿屏通道、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诊疗网络等优势,实现急救患者院前院内实时同步无缝衔接诊疗,从入院前、入院后“双管齐下”跟踪会诊,尤其针对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新冠患者的抢救102人次,取得积极成效。


“在本次救治过程中,医院这三大中心诊疗网络突显出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基层网络单元与健共体总院协同服务,大大提高诊治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医务部史德功主任介绍说。


配足力量,救治重症

医院加强预判,提前谋划,扩容重症医疗,按照标准扩容ICU床位至24张,并配置57名医护人员,全力参与重症患者救治。12月20日到1月4日的15天里,ICU全部医护人员共接诊患者200人,其中病重130人,危重70,近期成功救治重症患者57在救治之余,医院梳理本次新冠感染症状,有针对性开展救治能力培训,强化考核,先后培训200余人次,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分类分流,科学救治

在患者救治中,采取“分类分流,科学有序、救治高效”的原则,根据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分类,分类诊治,根据危重程度分流至相关科室住院治疗,完成3000余人次的分流、解决400余人次患者的住院需求,减少了患者的积压,提高了救治效率。


增加诊室,满足需求

面对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医院及时调整,将急诊科内科诊室数量增加5个24小时不间断接诊,每日急诊接诊量达到400人左右,并随时根据患者就诊情况,进行全院调配。


中医中药,战疫良方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的重要作用,迅速行动,率先推出防治新冠系列中药汤剂,包括新冠预防方(成人)、新冠治疗方、新冠预防方(儿童)等,是青岛地区最早向市民提供战疫良方的医院,借助互联网医院网上中药房的优势,提供送汤药上门服务。医院还推出中医适宜技术对治新冠症状,并将规范的操作方式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推广。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