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肝胆共 攀顶峰!首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时间:2023-05-29 14:53:51来源: 作者: 阅读: 218898

5月28日,“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召开。论坛由一个主会场,以及临床医学、转化医学、医院管理“三大”分会场联合呈现,旨在打造肝细胞癌和胆道癌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推动我国肝胆肿瘤诊疗及学科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174.png

启动仪式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 Masao Omata,携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天印山医院院长秦叔逵,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沈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等数十位国内外肝胆肿瘤领域知名临床家专、学者共同参会,聚焦肝胆肿瘤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探索,临床诊疗实践分享、转化医学研究及医院管理等相关话题,并展开深入探讨,共促我国肝胆肿瘤诊疗水平及患者生存获益的全面提升。

我国是肝胆肿瘤的“重灾区”,患者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是肝胆恶性肿瘤的“重灾区”。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和肿瘤致死病因,我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数约 40 万,占全世界肝癌新发患者数接近一半。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胆道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我国胆道癌的年新发病例约 12 万人。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592.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樊嘉

樊嘉院士指出:“肝胆恶性肿瘤不仅高发,更是一系列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的疾病。由于这两类恶性肿瘤早期通常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加上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有限,致使预后效果不佳,肝癌和胆道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仅有7%。”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761.png

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 Masao Omata(线上参会)

Omata教授介绍说:“在2018年以前,晚期肝癌患者唯一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靶向药索拉非尼,但中位总生存期也不足一年,只有10.7个月;而晚期胆道癌的治疗面临着同样的境地。晚期胆道癌长期以来的一线标准治疗都是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化疗方案为主,然而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患者的两年生存率仅有10%,患者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

挑战治疗预期,免疫治疗开启肝胆肿瘤治疗新时代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981.png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天印山医院院长 秦叔逵

近年来,免疫治疗带来了肿瘤治疗领域的变革,给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不理想的肝胆肿瘤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秦叔逵教授表示:“2018年以来,得益于诸多靶向/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多款靶向药、免疫药物(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指抗PD-1/PD-L1单抗以及抗CTLA-4单抗等)的单药治疗方案以及靶向联合免疫、双免疫的联合治疗方案,在有效率、总生存期等指标上纷纷超越索拉非尼,为众多肝癌患者带来了突破性的生存获益,极大改善了他们的整体生存状况。例如去年ESMO ASIA大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公布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抗CTLA-4单抗联合抗PD-L1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就在中国港台人群中证实了显著的生存获益,近一半的患者存活超过3年。”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1340.png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临床研究院院长 沈锋

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样也在胆道癌的治疗中大放异彩。沈锋教授表示:“去年9月,美国FDA已批准抗PD-L1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癌患者。这意味着患者首次拥有了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选择,可显著延长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

【新闻稿】肝胆共,攀顶峰——第一届肝胆高峰论坛在沪隆重召开0528B(5)1491.pn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周俭

周俭教授强调:“近年来,免疫治疗带来了肿瘤治疗领域的变革,给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不理想的肝胆肿瘤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此次肝胆高峰论坛的主会场就着重围绕进入免疫时代后,不同治疗方式如何组合能更进一步提升疗效,是通过联合治疗还是精准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以及未来的探索和研究机会等话题开展了多场专家对谈和开放问答。我们相信,随着诸多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新药/新适应症的获批,肝胆肿瘤患者的生存获益未来还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