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群教授:辅助生殖技术让不孕家庭重获“生”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提到,人口发展是关系民族发展的大事,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生育观念逐渐多元化,年轻人初婚年龄延迟,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鹿群教授表示,适龄生育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之一。“年龄是影响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无法逆转。育龄妇女高龄化、初婚初育年龄增加,生育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她表示,目前有众多家庭受到不孕不育问题的困扰。男性和女性生育力的保护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的合理运用也有助于让更多家庭重获“生”机,完成家庭计划,缓解出生人口下降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辅助生殖技术蓬勃发展,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学科协作
从1988年我国内地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到现在,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医学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已经走在国际生殖医学领域前列。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胚胎冻融等。
鹿群教授表示,过去的生殖医学中心主要是围绕着促进不孕不育患者怀孕而展开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龄化的影响,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可能患有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往往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力量,为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妊娠、分娩保驾护航。”鹿群教授说,患者需求日益提高,病情增加复杂,生殖医学也需要从单兵作作战转变为群策群力,以生殖医学为主体,联合心内科、内分泌、营养、产科等多个科室,形成多学科诊疗体系,开展多学科诊疗。
随着促进生育相关规定也逐渐落实、完善、细化,辅助生殖技术行业随着生育政策的放松而快速发展。鹿群教授介绍,截止2023年7月,我国共有生殖医学中心543家,生殖中心各项指标与国际接轨,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基本与国际持平。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每年各项技术服务总周期数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为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期,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中心发布了《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妊娠风险等级评估标准》,鹿群教授相信,随着评估措施的出台,定能够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化发展,保证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身心健康,更为孕期安全保驾护航。
做好生育力保护,助力高龄女性拥有更多生育希望
“年龄是影响生育的最主要因素,辅助生殖技术是帮助不孕不育家庭受孕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鹿群教授表示,25-28岁是女性生育的黄金年龄,35岁后女性生育力会逐渐下降,45岁后,女性自然受孕概率微乎其微,尽管有辅助生殖技术加持,仍无法让45岁女性生育力与25岁女性生育力相媲美。
此外,鹿群教授还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幅增加。“近年来恶性肿瘤出现年轻化,这也会降低、甚至剥夺了女性的生育能力。”
鹿群教授呼吁,女性应该注重适龄生育,即便没有生育计划,也应做好生育力保护,如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降低肥胖等亚健康状态对健康的损害、减少非意愿的人工流产,做好对卵巢和子宫的保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女性生育力,提升高龄女性生育的可能。”
规范化应用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是一对育龄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一年但未怀孕,夫妻双方应及时到生殖中心做相关生育功能的评估。“评估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不孕不育的问题,也方便医生给予患者更及时准确的帮助。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鹿群教授表示,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多样,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监测排卵、指导同房、中西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综合手段可以使80%~90%的患者获得妊娠,仅有很少一部分患者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前期干预手段无效后,则会考虑为患者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多样,可能是女方原因,也可能是男方原因,夫妻双方的心理压力过大,同样会对生育能力产生影响。鹿群教授指出,临床医生只有仔细分辨不孕症的原因后,才能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辅助生殖方式,如男性弱精子症或女性有宫颈问题,可选择进行人工授精;输卵管不通、反复人工授精失败、卵巢功能减退、排卵障碍反复促排卵失败等则可以选择试管婴儿技术。
试管婴儿为众多不孕不育家庭解决了困扰,但鹿群教授也指出,试管婴儿技术成果与否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与女性卵巢功能储备密切相关,如果女性卵巢功能储备好,取卵获得胚胎数量多,成功率就会高一些,反之,如果女性年龄较大,卵巢功能差,成功率就会相对低一些;二是与女性的个人状态相关,若有肥胖、睡眠不良、过度紧张等问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也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想通过试管婴儿诞下双胞胎,最好是龙凤胎,但辅助生殖技术应控制多胎率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一般35岁以下的女性第一次胚胎移植,一次只能放2个胚胎,35岁以上可以放3个胚胎。”鹿群教授表示,多胎妊娠给孕妇、给产科都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多胎流产率、早产率大幅上升,同时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异常概率明显增加,影响母儿健康。自2019年起,北京市要求市内各生殖医学中心双胎率控制在25%以下,对于大部分的患者都考虑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若反复种植失败,可考虑双胚胎移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安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
2025-04-29 -
04-282025
扩大筛查覆盖人群,提升大众对呼吸慢病认知丨2025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京启动
-
04-192025
权威专家为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献策,《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正式发布
-
04-182025
智能医疗再添新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成立暨第五台手术机器人启用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第四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4-09-05 -
第三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3-08-30 -
“爱要趁早”肠治久安 | 早筛早诊早治 科学防治结直肠癌
2023-04-19 -
天使疾病管理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2023-07-11 -
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暨首届“生育未来•长江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2023-11-27 -
直播预告|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