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详情

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学科发展丨共促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深度解读

时间:2024-04-02 11:37:44来源:医师报作者:刘则伯 张玉辉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刘则伯  张玉辉)党建与学科高质量建设之间的互动共生效应显著,二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在实际操作层面,特别是在医疗卫生系统内,党建如何精准有效地引领学科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以及学科发展又如何反哺党建品质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3月21日,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医学家年会,特别设立了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医师报》理事会年会分会场,多位业界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度交流。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王锡山主持。


主旨报告


开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圆桌讨论.jpg

程学新  完善人才培养路径 

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程学新表示,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向上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性,要更加注重体现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愿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运营方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成立运营管理处,上线全生命周期的财务运行管理系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在人才管理方面,建立先进的人才培育和引进保障机制,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有重大影响力的优质的学科群,打造精专突破,高原造峰建设学科新高地,围绕“心血管”“神经”“肿瘤”三大疾病领域,打造优势学科群。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亚专科),逐步实现学科全面协调的发展目标。


王笑频  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党委书记王笑频认为,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医院是对国家“中西医并重”号召的响应,也是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求以及国家医防融合需要的重要途径。

王笑频指出,医院管理者要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广安门医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四个中心”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培养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设重点学科群。国家有“高峰”、区域有“高原”、省里有“高地”,医院要牢牢把握人才兴院,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评审机制。


刘林林  以学科建设为引擎驱动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林林表示,医院党委把握公立医院发展新形势,深入分析医院内外新环境,明确医院经济管理新任务,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凝聚运营管理合力、协同提质增效。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实施“三步走”的战略模式,第一,聚焦智慧专病数据库建设,引入智能化手段从医院系统智慧采集和校正数据,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过程全程由临床研究管理部和信息中心跟踪和总结。第二,定期举办临床研究交流例会,所有通过论证的研究方案将报至医院临床研究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进行登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注册。第三,搭建政策支持平台,通过学习先进学科建设思路和发展经验分享,推动医院临床研究体系建设,建立“项目建设-人才和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专病数据库建设”四个层面的临床研究联动体系。


王锡山  以“六真”理念构建区域医疗中心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也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要交汇点,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改重中之重,也关系到群众就医体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王锡山指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要同质化管理,全方位对接,提高疾病诊治和科研转化能力,从而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的需求。

公立医院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行业、国家、民族的高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体系、技术、模式、管理、文化五个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用好“六真”理念推动发展,即“信仰要真、本领要真、传授要真、合作要真、发力要真、情感要真”,以“三医”协同为抓手、以公立医改为重点、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方向,努力构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微创中的微创”“疑难中的疑难”技术品牌优势,做大做强山西省盆腔疑难复杂肿瘤诊治中心(全国首家)、山西省结直肠肿瘤诊治中心、山西省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运用NOSES、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已收治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余名患者来院就诊,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赵晓兰  战略+运营  践行医院公益属性

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医疗官赵晓兰介绍,2022年,按相关政策要求,中国石油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签署深化改革合作协议, 宝石花医疗并入通用技术集团,回归央企序列、回归主责主业,成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国家队”。

宝石花医疗宝石花医疗拥有153家医疗机构,为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多元化布局的优势,宝石花医疗建立了“战略”+“运营”的管控模式。

在战略方面,践行公益属性,与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形成良好的资源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医院基于央企优势,服务企业,充分依托自身医疗资源优势,探索旅居型、社区嵌入型、居家服务、老年病科等多种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

在运营方面,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构建医院运营新体系,搭建公司层面和医院层面的成本管控组织体系,紧抓采购、使用、管理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格局。


党建引领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菅向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新城街道社区医院院长李存峰强调,医疗机构应强化党建的核心引领功能,结合各学科专业特性,精准定位党建与学科建设的交汇点,积极探寻和实践党建活动的新模式、新路径,确保党建工作能真正转化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深层动力和持久源泉,进而达成党建与学科建设间的协同增效与同步升级的良好态势。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担任主持人,有力地引导了这场关于如何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来带动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对话。


菅向东  党建引领形成强大抗疫战斗力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菅向东勇担重任,率先响应号召,作为山东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副队长,带领队伍逆向而行,奔赴抗疫前线。此次行动中,党建引领的力量得到了生动展现和深刻验证。

在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医疗团队迅速集结,每个成员都怀揣着无私奉献的信念,全情投入战斗。尤为感人的是,一批年轻的医护人员在危难之际,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的忠诚热爱,纷纷提交入党申请书,他们的满腔热忱与青春活力成为抗击疫情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新建临时ICU区域的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这支队伍在党建精神的激励和指导下,攻坚克难,成功搭建起救治生命的坚固堡垒。年轻医生们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从调试设备到亲手构建病区,不畏艰险,坚决与菅向东并肩作战,这份英勇无畏与责任担当令他深深钦佩。

透过这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菅向东深刻体悟到,一支卓越团队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团队成员在党组织引领下的高效协作与共同拼搏,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良好的团队氛围也激发了个人潜能,实现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性循环。这种在党性光辉照耀下的团队精神,正是他们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达成目标的关键驱动力。

因此,菅向东深信,只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团队精神,齐心协力、砥砺前行,他们定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更为瞩目的成绩。他将以身作则,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队精神,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刘梅林  党建引领为医疗服务注入力量

从党建工作的角度出发,刘梅林认为,在医疗领域,每一个人都应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她看来,每当面临艰难困苦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总是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近年来,无论是面对重大疫情或其他需要,医护人员英勇奋战,特别是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奔赴最为艰苦的前线。

在此类荣誉与考验面前,共产党员应当获得应有的荣誉与肯定。我国正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包括医院在内的众多机构实行书记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此背景下,共产党员与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应当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尤其是倡导一种精神,激励全体人员投身于国家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从医院层面来说,就是要鼓励所有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确保临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才能真正体现出党建工作深层次的意义。

同时,刘梅林指出,党建工作实质上是要带领大家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发扬这一精神,让更多共产党员成为社会大众的学习楷模。尽管她本人并非共产党员,但她坚信,即便如此,也会秉持良知,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力求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做到尽善尽美,满足党和人民的期待。


贺明轶  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急诊队伍

贺明轶毕业后一直在宣武医院急诊科工作,经历了 2003 年非典疫情及近年来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她在2022年任北京综合诊所副医疗官,承担起全面的保健工作重任。“在急诊科一线我见证了众多党员同志的光辉形象,他们在临床工作与各类支援任务中发挥着引路人的作用,对我本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贺明轶说,如今她已是一名预备党员,时刻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与人民的选择。

贺明轶强调,在急诊科“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党建工作的意义尤为重要。她指出,精神力量虽然无形却强大,指导和推动急诊科的组织架构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医学教育提升以及专业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是党建工作与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并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

同时,贺明轶分享了急诊科注重人文科室建设的最新举措,随着急诊业务与人文关怀日益紧密结合,他们正努力将无形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有形的医疗服务与职工保健建设。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急诊科的人文建设体现在对患者和职工两方面的贴心服务上,这两条主线构成了科室人文关怀的核心框架。

贺明轶提及,得益于强有力的党支部引领和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宣武医院急诊科努力优化就医环境,力争使每位患者都能在这里获得满意的医疗服务。


李存峰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医疗步入快车道

身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员代表,李存峰同时也是医院的党支部书记,他深感使命光荣。李存峰指出,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党建引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在,基层党员的核心任务聚焦于加强支部建设和党的队伍建设,而这两大基石在应对如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时,显现出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党员们在一线冲锋陷阵,无论是执行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还是规范防控流程,甚至是推进“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等卫生健康服务,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行垂范,用心做好每一件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

李存峰对此感触颇深,他在基层工作中深切体验到了党建引领带来的强大力量和深厚情感寄托。他提出,将高质量发展战略贯穿于基层医疗的制度建设和学科建设之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科学布局、精准施策,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相关领域,应是每一个基层党支部乃至每一名党员岗位不懈努力的方向。

“在基层医疗实践中,唯有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凝聚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面推动基层医疗事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李存峰说。



责任编辑:刘则伯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