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详情

打造“立地顶天”衡医发展模式|“医梦飞翔之南华衡医 青春飞扬·住培精彩”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10 14:31:05来源:医师报作者:张玉辉 刘则伯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张玉辉 刘则伯)“妈妈,我现在和你们一样,成为了一名医师,一名麻醉医师!”

“ 我为你骄傲,为你能勇敢的和我一样成为生命守护神而骄傲,我为你自豪,为你真正成长为一名坚守在风雨中的麻醉战士而自豪!”

4月28日,由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师报》联合主办的“医梦飞翔之南华衡医 医梦飞翔·住培精彩”活动在该院麻醉系师生代表倾情演绎的舞台剧《无悔的选择》中拉开帷幕,这一表演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师生们。

1.jpg

“它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位投身医学教育的老师的身影。”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担任主持人,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医学教育与人文关怀深度结合的一次颂歌。

本次大会主席、南华大学副校长、衡阳医学院院长王福俤深入阐述了衡医的“立地顶天”发展战略与宏伟规划。他强调,将持续践行医学教育、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聚焦于人才培育、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同步提升,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及鲜明特色,强力推动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及医、教、研三方的协同创新,矢志将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打造成为一座顶尖的、具有显著特色的高等医学学府。



院士专家面对面:

携手筑梦青春医者未来‍



1715321522228673.jpg

“院士专家面对面”环节,南华大学副校长、衡阳医学院院长王福俤引领了一场深入的讨论,汇聚了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湖南省省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祝益民《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王希萌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李国庆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朱鹏程知无涯考研总裁张合增等众多医学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蓝图。着重强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至关重要性,同时呼吁社会广泛支持,共促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王福俤特别提醒,医学之路是一项既需深厚学术底蕴又承载沉重学习负担的旅程,因此,对医学领域的选择应当基于深思熟虑,而非一时兴起。他同时强调,医学人才的塑造不仅需要个人素质的卓越,更呼唤着对医疗事业执着不渝的精神。医学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而非简单的职位晋升或物质追求。

樊代明院士则从兴趣驱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升住院医师在整合医学方面的认识,以培育临床诊疗高手。他借助历史的视角,从麻醉学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灵感,指出热爱与持续探索是医学进步的不竭动力。他还巧妙地将优秀教育者比作火把,强调他们应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引导他们在医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祝益民则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医教协同,提出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水平大学的医学教育之中,倡导以兴趣和明确目标为导向,持续推动医学人才的卓越发展。他鼓励青年医学生怀抱为“健康中国”做贡献的宏大志向,同时强调科学精神、钻研习惯与积极态度的融合是通往卓越的必由之路。

王希萌针对中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差异进行了深度剖析,指出虽然两国在医学教育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中国住培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令世界瞩目。要始终坚定医学教育改革的道路自信,培养更多卓越医学人才。

张艳萍分享了“医梦飞翔”活动的初心与实践,旨在通过表彰与激励机制,支持并鼓励医学人才的成长,特别是那些品学兼优或面临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及在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住院医师。

李国庆朱鹏程分别介绍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邵阳市中心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上的具体措施与成果,强调了对住院医师的平等对待与全面培养,以及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确保他们能在实践中积累广博知识,形成整合型思维,并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最后,张合增围绕医学教育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补充,对衡阳医学院设立奖学金以激发学生潜能的做法表示赞赏,并期待未来能见证更多杰出学生代表的涌现,预见到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同时寄语在场的每一位医学生,鼓励他们为即将到来的竞争与挑战做好准备,因为未来的医学之路虽满布荆棘,却也充满希望与荣耀。

张运院士:

为了“热爱”,方能勇往直前


1715321551173034.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张运分享了自己在海外求学的经历,并与在场的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张运院士回忆,在进入医学院学习生理学时,见到了细胞膜电位的方程,这个方程深深的吸引着他,在大学的几年中,他读完了几乎所有的心电图学相关书籍。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一位患者,因心跳过速入院,用了洋地黄,但情况越用越糟糕,全院大会诊也未找到解决对策。根据看过的相关资料,张运觉得这位患者像是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停止应用洋地黄,几天之后,患者恢复了正常。

“通过我自身的这个案例,想告诉同学们,来到医学院,课程要学好,而且要当成热爱去学,不要把他当成任务。做医生也是同理,不要为了赚钱、赚奖金去工作,要为了热爱去努力,去奋斗。”张运院士说。

张运院士还提到,在学校学习的生涯中,一定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是临床医学的地基,不可忽视。此外,医学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课本上的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医学生走向临床后,也要终身学习,不能停歇。

衡医院长杯

活动现场公布了“衡医院长杯”获奖名单。(如下图)

微信截图_20240510142718.png

1715322755618799.jpg

1715321605233511.jpg

1715321606625006.jpg

1715321607349027.jpg


专题报告


医教协同,建设新医科、培养新人才



8.jpg

“医学模式正在经历从‘治病’到如今的追求‘健康’的转变,对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培养临床医生、训练医生的临床思维,让医生更加适应医学模式的追求?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祝益民认为,进行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教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对学生而言,医教协同有助于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对医生而言,医教协同可以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提升医疗质量;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教协同有助于建立规范体系和管理办法,提高社会医疗水平;对社会而言,医教协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因此,医教协同发展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

未来要将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紧密结合,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

医学是一种直接面对生命的职业,生命需要温度,生命需要情怀,热爱生命是幸福直奔,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在医教协同发展的模式下,培养有医德,有人文素养的医生。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综合采取教师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讨论、模拟训练等教学方式,加强医学生临床轮转和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还应理顺医教关系,搭建医教协同平台,搭建学校与政府与医院的协同平台 。

住培学员老师面对面


1715321790103818.jpg


“住培期间,在各个科室轮转,见识了很多病例,增强了临床实践的能力。”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世栋、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细连、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黄贝三位同学表示,在住培学员老师面对面环节表示,33个月的规培收获颇多,为自己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文彦老师介绍,自规培设立以来,医院妇产生殖中心高度重视规培生培养工作,带教老师耐心负责,在方方面面对学生都很关注,在临床实践中,力争做到“放手不放眼”,在生活上,也会帮助解决一些困难问题,在心理方面,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目前妇产生殖中心规培的规培生,已经遍及全省各家医院,为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人才。

“我科室除常规的规培内容外,还会开展教学查房、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规培生知识获取的渠道。”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璐老师表示,科室十分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让规培学员拥有更多临床实操的机会,充分锻炼学院临床能力。“做临床很辛苦,我们的老师有情怀,有担当,希望规培学员可传承老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医生要有情怀,要有责任、有担当。”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覃娇老师表示,要避免无效规培,增加学生的临床实操机会,提升学员的临床水平,此外,在规培制度上,医院还积极探索,给予住培学员一定的绩效补贴,满足学员的日常生活开销。“规培,很苦,很累,但也是成为医生的必经之路,要在规培中,强化学员技能,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一生的转变。”

风采展示

在风采展示环节,考研超400分的优秀学生代表鲁亚芳、优秀住培学员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颜婷、永州临床学院唐中秋,分别上台发言。希望全体医学生以优秀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医之大师,国之大者,共同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715321699948479.jpg1715321942912533.jpg1715321864253551.jpg

学术讲座

1715322160420498.jpg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王希萌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在国内外发展火热。尤其是,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为医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希望未来可以搭建更多中美交流的平台,促进跨国和跨学科的交流,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新的发展。

在活动的最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带来舞蹈《有我》,南华大学在校本科生带来的舞蹈《人民至上,奉献有我——黄文秀扶贫日记》。

A4-A5(1)_00.png

责任编辑:张玉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