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肺上鼓起大结节辗转多地多年未确诊,武汉市肺科医院:罕见,成因是肺动脉“偷懒”
通城的杜女士咳喘多年,在CT检查中发现,其左下肺有一个鹌鹑蛋大小的结节。多年来,她辗转多地、多家医院治疗,虽然咳喘时好时坏,但结节却不见好转迹象。前天,在省内唯一的三甲呼吸疾病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专家杨澄清为她解开了谜底:这是一条“偷懒”的肺动脉分支,它没有经过肺泡循环,去吸纳氧气,就“抄近路”直接跑进了肺静脉,导致血管畸形,形成CT中所见的“结节”。昨天,血管介入专家果断出手,消除了这一随时可能引发咳血的“雷”。
前天,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二病区,杨澄清主任将通过增强CT对肺上结节进行检查的结果告诉杜女士时,杜女士长舒一口气,困扰她多年的疑团最终解开。
杨澄清说,杜女士多年来的咳喘问题,与她的哮喘病有更多关联。而这个结节,即目前已经明确是肺动静脉畸形的这个病灶,却是肺上更危险的一颗“雷”。如果不及时消除,将来也有一定概率会引发咯血、血胸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后果。
这颗“雷”是怎么埋下的呢?
杨澄清解释:肺动静脉畸形是由于肺动脉与肺静脉的异常交互贯通而形成。通俗说,肺动脉本来是要分散流入到每一个肺泡,吸足氧气后,再汇聚起来,变成肺静脉,返回心脏的。但这支肺动脉的分支想“偷懒”,它没有去每个肺泡收集氧气,而是直接“抄近路”去了肺静脉。如果是极少数这种肺动脉分支“偷懒”还不足以让人因憋闷而有所察觉,如果这种情况泛滥到动静脉畸形足够大并产生明显的右向左分流时,就会让人出现发绀或左心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一般而言3毫米大小的畸形就需要血管介入治疗。而杜女士发现时,畸形病灶已经有15毫米大小了。
随后,血管介入室为杜女士进行了血管介入治疗。介入专家李晟成功将畸形血管永久封堵,“雷”被安全排除。目前,杜女士在药物治疗下,哮喘病也得到了控制,咳喘明显减轻。
红色边框内的“圆球”即是杜女士肺上的肺动静脉畸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安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
2025-04-29 -
04-282025
扩大筛查覆盖人群,提升大众对呼吸慢病认知丨2025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京启动
-
04-192025
权威专家为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献策,《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正式发布
-
04-182025
智能医疗再添新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成立暨第五台手术机器人启用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第四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4-09-05 -
第三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3-08-30 -
“爱要趁早”肠治久安 | 早筛早诊早治 科学防治结直肠癌
2023-04-19 -
天使疾病管理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2023-07-11 -
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暨首届“生育未来•长江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2023-11-27 -
直播预告|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