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探讨生殖技术争议热点 促进临床生殖诊疗规范

时间:2017-08-16 15:08:48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阅读: 73842

blob.pngblob.png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让很多想要两个孩子的家庭看到希望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高龄产妇增多、不孕不育问题日趋突出、妇科疾病增加带来生育风险等,对国内生殖、妇产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促进中国生殖医学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提高生殖医学科医生的学术水平,倡导生殖治疗领域的规范化,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医师报》定于2017年在全国举办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共识及进展巡讲学习班。7月1日,巡讲学习班·深圳站开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钱卫平教授担任本次学习班的主席。在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中,来自全国的生殖领域专家就卵子、精子、胚胎冷冻技术,冻融胚胎移植(FET)技术等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最新进展和规范化操作进行了探讨。参会的医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主席说

提高诊治水平  

应对高龄生育

新形势

会议主席钱卫平教授介绍,25~35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随年龄增长,女性生育力逐渐下降,表现为妊娠率、活产率降低,流产率升高、畸形概率高。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降低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卵巢功能降低表现为卵泡数目减少及卵子质量下降。

卵子质量下降表现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线粒体功能减退、端粒酶变短和活性下降、超微结构改变等。胚胎非整倍体率增加是早期胚胎丢失的主要原因。另外子宫内膜血流和雌孕激素受体减少,基质细胞中DNA含量降低,胶原含量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妇科疾病、慢性内科疾病、妊娠期并发症等也与年龄密切相关,对胚胎着床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

对于这样的女性,临床医生应加强不孕症的诊断能力,尽快得到生育力评估,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育时间,能临床保守治疗的尽量保守治疗,不能保守治疗的就根据患者自身条件选择个体化的综合助孕措施。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除了熟悉常规的辅助生育技术,遗传学方面也十分重要。高龄女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高,胎儿畸胎发生率高,“不仅要帮助她生,生个健康孩子也非常重要。”钱教授表示,今后应加强遗传学方面的培训。

热点学术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行阴道凝胶黄体支持获临床认可

FET周期子宫内膜准备、黄体支持等,成为本次学习班上的热点讨论话题。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黄元华教授介绍,通常情况下,体外受精(IVF)治疗周期中,大部分胚胎采用新鲜移植,如有剩余的胚胎,将会被冷冻保存起来。如果胚胎新鲜移植后患者妊娠失败,或患者还希望要第二个孩子,这些冷冻的胚胎将会继续使用,进行移植。随着近几年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冷冻胚胎移植的使用逐渐增加。

高质量胚胎的选择、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及黄体支持(LPS)、移植胚胎数目、BMI等,都会影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准备  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AC)通常适合月经不规律患者或大周期中心。根据现有的文献数据,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某种FET周期内膜准备方案优于其他方案。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相似。但需进一步的RCT研究。

黄体支持  通常认为,应用超促排卵方案进行IVF-ET助孕治疗,ET后内源性黄体功能不全(LPD);自然周期FET,部分妇女存在自身LPD的可能;促排卵周期FET,存在潜在的内源性LPD;人工周期FET,使用外源性雌、孕激素完全替代黄体功能。因此,ET过程中需要进行黄体支持和补充孕激素。

文献报道,不孕女性中,LPD发生率为3.7%~20%,原发/继发不孕正常排卵女性,其自然周期LPD发生率约为8.1%,LPD可能降低NC-FET周期妊娠成功率,黄体支持多为经验性治疗;MNC-FET中,HCG会导致LPD(有争议)。2015中国黄体支持共识:自然周期排卵部分妇女存在自身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

黄体酮的给药途径包括注射、阴道、口服(表1)。一项纳入82个国家、408个中心的全球网络调研显示,对比2009年数据,2012年单用阴道黄体支持的周期由64%上升到77%,90%周期使用阴道黄体酮。

2015年孙赟教授团队开展的FET-AC 阴道黄体酮缓释凝胶黄体支持的临床结局(RCT)研究显示,FET-AC周期使用黄体酮缓释凝胶作为黄体支持,可与肌注黄体酮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

blob.png

阴道黄体酮: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不良反应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张宏展医生介绍了LPS阴道黄体酮药代动力学研究与IVF妊娠结局。张宏展表示,阴道给予黄体酮的子宫首过效应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对黄体酮的代谢。因此,相较于口服黄体酮胶囊,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浓度稳定性,减少肝脏代谢产物引起镇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阴道给药时,药物的吸收与剂量不成线性增高关系,局部浓度控制吸收。因此,相比肌注黄体酮有更高的局部浓度和较低的全身血清浓度。

黄体早期孕酮分泌恒定,中晚期孕酮分泌脉冲式分泌,同一个体24 h内波动巨大,不同个体间差异也非常巨大。单次孕酮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孕酮分泌情况。因此,2015年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专家共识指出,不需要常规检测血清孕酮;不是所有LPS都会表现为血清孕酮升高;临床推荐检测血清HCG水平以判断妊娠绒毛活性,超声检测胚胎发育情况。

现有研究显示,新鲜周期LPS期间检测到的血清孕酮值反映的是外源性孕酮补充和内源性孕酮的分泌,妊娠后孕酮值主要反映该时间点内源性孕酮的分泌。新鲜周期高外源性血清孕酮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产生对内源性FSH和LH的影响,进而有可能影响内源性孕酮的分泌。而新鲜周期使用阴道黄体酮与肌注黄体酮进行对比发现,取卵后18 d至妊娠12周,阴道组的平均血清孕酮值高于肌注组,提示阴道LPS不影响内源性孕酮分泌。

关于雪诺同®的研究显示,鲜周期使用阴道黄体酮(雪诺同®)比肌注,可更好地降低流产率,并有更高的活产率。对于人工周期,雪诺同®血清浓度低,但临床结局对比肌注无差异;雪诺同® 90 mg,每日一次给药,内膜转化同步性好,且与血清浓度无关,持续妊娠率无显著差异,且雪诺同®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