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患者让我退而不休
“我在这家医院工作整整50年了!”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医院,提起戴光厚,大家由衷敬佩。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患者默默奉献技术和爱心。 扎根基层50载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但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却并不容易。戴光厚就是这样一位为了患者,扎根基层50载的好医生。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都献给了江淮大地的人民。 “其实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戴光厚谦
2016-12-12 -
new 老会长的新年心愿
“医生不是神。医学的特点是高风险、有局限性。不是说把钱堆上去,病一定就能治好,人一定就能救活。” “这么多年的医闹,可以总结得出,闹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政府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医务工作者更不满意,患者也不满意,谁都没得到好处。 “如果医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好的医改方案也没有办法落实。如何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保护医师们的积极性,
2016-12-12 -
new 荣誉之上的责任
2014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的本命年,“我四十二公岁。”陈可冀院士说。 “过了2014甲午马年我的本命年,自我感觉到马齿徒增,眼眉低垂,脸面上的皱纹与斑点又增加了些许,真的老了。” 再创新业绩责任之重 虽然总是说自己老了,但陈可冀院士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却从没有因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少。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其所在的中国
2016-12-12 -
打造CSCO精神 走中国特色之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吴一龙 2017年,即将迎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立20周年。作为第四任“掌门人”、CSCO现任理事长吴一龙在提到1997年4月28日CSCO在京成立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 20年来,CSCO发展迅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引领中国临床肿瘤学发展,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至高地位。一直以来,CSCO始终倡导“学术、公益、奉献”, 践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所有的一切,凝聚了CSCO人的智慧与力量,也体现了CSCO的严密制度与科学机制。 20载弱冠,CSCO从无到有,从
2016-12-08 -
侯健:获赞“中国的骨髓瘤先生”
在国外多发性骨髓瘤专家心目中,有一位中国同行,被称为“中国的骨髓瘤先生”,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建树颇丰。他就是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上海医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侯健教授。
2016-08-25 -
泪别蔡曦光会长
8月10日上午8时,甘肃省医师协会蔡曦光会长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在兰州市华林山殡仪馆最大的怀远堂举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刘维忠主任和全体副主任及党组全体成员、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红十字会领导、甘肃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和秘书长、委属20多个卫生单位的领导和医师代表、各级各届的亲朋好友共1000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看着覆盖中
2016-08-10 -
07-142016
黄宇光:走向国际的麻醉医师
-
中医药企业 静下心来最重要
历经几十年验证,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让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更重要的恐怕是中国中药国际化信心的重拾与大增。 而在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上,尤以获得美国、欧盟市场通行证作为最高标杆。那么,对于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和中医药历史的古老中国而言,产业经济总规模千亿元以上的2000多家中医药企业该如何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日前,
2016-07-01 -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尤其自2012年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CGCG)成立后,我国脑胶质瘤临床科研事业取得飞跃性发展:开展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构建国内最大的脑胶质瘤生物样本信息库和基因组学数据库、《CGCG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临床指南》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 “新元素的注入必将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我相信在协会力量的支持下,脑胶质瘤专业的同道们将更加专注脑胶质瘤
2016-07-01 -
姚阳:肿瘤治疗好比一场赛跑
与肿瘤“打打杀杀”,把肿瘤消灭,是年轻时姚阳所热衷的。对于从事肿瘤内科工作30余年,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工作的姚阳教授来讲,想得最多的就是务实地做些有利于患者的事。他主动思考医改模式并积极探索分级诊疗,致力于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撰写等,为医生诊治提供“引路灯”,让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最佳治疗。 他说,医生的工作不能只是写病史、贴化验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