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建设探索绿色通道
“孩子多大了?” “快一岁了。” “听我跟你说啊,虽然窟窿不太大,但还是会往这边过血,肺动脉的血流会增加,孩子很容易感冒,天越来越冷,转成肺炎就麻烦了。” “从昨天开始确实有点发烧,怎么办啊刘主任?” “你别着急,等孩子稍微好点后,带孩子做超声、照相、心电图、抽血化验,我给你指定一个大夫联系。马大夫,你把电话留给他吧,相关问题你们直接对接
2016-12-12 -
new 代表医生走进卫计委
2014年初夏,和暖的空气甚为怡人。伴着枝头鸟儿的喋喋不休,一位几近耄耋的古稀老者终于走进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对于老人而言,相比于过长的名字,他更喜欢称之为“卫生部”。 这是2014年,老人自认为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他终于将自己行医多年的感想以及对医改的思考尽数传递给了我国最高的卫生行政机构。“无论他们是否会采纳我的建议,
2016-12-12 -
new 保持学习者的姿态
在记者印象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教授是一位喜欢接触新事物、热衷于学术交流、待人亲切热情的消化科专家。未曾想,这样老资格的专家,却始终心系患者,把自己放置在学习者的角度,不断通过临床诊治积累经验,以求更好地救治患者。 谈及2014年印象深刻的事,胡伏莲向记者讲述了两个诊室里的小故事。 医生不能 被患者主诉迷惑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
2016-12-12 -
患者让我退而不休
“我在这家医院工作整整50年了!”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医院,提起戴光厚,大家由衷敬佩。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患者默默奉献技术和爱心。 扎根基层50载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但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却并不容易。戴光厚就是这样一位为了患者,扎根基层50载的好医生。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都献给了江淮大地的人民。 “其实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戴光厚谦
2016-12-12 -
老会长的新年心愿
“医生不是神。医学的特点是高风险、有局限性。不是说把钱堆上去,病一定就能治好,人一定就能救活。” “这么多年的医闹,可以总结得出,闹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政府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医务工作者更不满意,患者也不满意,谁都没得到好处。 “如果医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好的医改方案也没有办法落实。如何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保护医师们的积极性,
2016-12-12 -
荣誉之上的责任
2014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的本命年,“我四十二公岁。”陈可冀院士说。 “过了2014甲午马年我的本命年,自我感觉到马齿徒增,眼眉低垂,脸面上的皱纹与斑点又增加了些许,真的老了。” 再创新业绩责任之重 虽然总是说自己老了,但陈可冀院士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却从没有因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少。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其所在的中国
2016-12-12 -
打造CSCO精神 走中国特色之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吴一龙 2017年,即将迎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立20周年。作为第四任“掌门人”、CSCO现任理事长吴一龙在提到1997年4月28日CSCO在京成立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 20年来,CSCO发展迅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引领中国临床肿瘤学发展,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至高地位。一直以来,CSCO始终倡导“学术、公益、奉献”, 践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所有的一切,凝聚了CSCO人的智慧与力量,也体现了CSCO的严密制度与科学机制。 20载弱冠,CSCO从无到有,从
2016-12-08 -
侯健:获赞“中国的骨髓瘤先生”
在国外多发性骨髓瘤专家心目中,有一位中国同行,被称为“中国的骨髓瘤先生”,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建树颇丰。他就是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上海医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侯健教授。
2016-08-25 -
泪别蔡曦光会长
8月10日上午8时,甘肃省医师协会蔡曦光会长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在兰州市华林山殡仪馆最大的怀远堂举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刘维忠主任和全体副主任及党组全体成员、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红十字会领导、甘肃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和秘书长、委属20多个卫生单位的领导和医师代表、各级各届的亲朋好友共1000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看着覆盖中
2016-08-10 -
07-142016
黄宇光:走向国际的麻醉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