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功成而不居的总编
12月17日上午,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肾脏病学的学术泰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大医院殡仪馆举行。伴随着略带感伤情调的肖邦钢琴曲,令人敬仰的王教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本期特约与王教授相识相知的三位专家,用他们朴素真挚的文字与情感缅怀这位让人敬畏的医学大家。
2014-12-25 -
new 图片新闻
12月21日,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开业典礼暨肿瘤外科学术论坛举行。
2014-12-25 -
new 年逾不惑 我重新开始
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我成功的经验,我想一定是“勤奋”二字。
2014-12-18 -
小医生的考研奋斗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年我24岁,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县城人民医院外科工作。上班一年后,我看清楚了许多:出生普通家庭、毕业于普通高校、医院平台不高……如果自己不努力,可能就永远地混沌下去了。
2014-12-18 -
徐志伟:实现小心脏的大心愿
一头花白的头发,一抹慈祥的微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主任、心胸外科主任徐志伟教授正在门诊等候最后一名患儿。
2014-12-18 -
心血管外科: 颠覆性技术时代渐近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十年前,人们还未能想象出没有胶卷的照相机是什么样,而如今,从胶卷技术到数码技术,照相机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数十年前,人们也想象不出手机除了通话还有什么功能,而如今,从拍照到即时视频通话,手机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2014-12-18 -
突破医学局限的钥匙
1990年,我曾访问台湾,约见台大的两位教授,其中一位就是朱树勋先生。朱教授是台湾第一位做心移植术的外科医生。他成功了,却被起诉罚款,因为台湾法律不允许做心移植手术。他坚持,不妥协,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声援,迫使台湾当局最后撤销了禁令。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
2014-12-18 -
让人砰然心动
人活着为了什么?很多人不能回答,但人还是想长久地活着,很少有人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
2014-12-18 -
信任是相互的
作为医生,我相信大家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患者是亲人,你会给出怎样的诊疗决策?你能确定给两者制定出的决策是一致的吗?现在我就碰到这个问题。
2014-12-18 -
《映日荷花》
《映日荷花》
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