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特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特刊/详情

米卫东: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17-05-20 18:35:17来源:未知作者:张艳萍 陈惠 任艺 宗俊琳 黄晶 阅读: 140808

image.png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已经走过12年,CAA年会也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规模麻醉学学术年会,反映了我国麻醉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12年的沉淀和累积,麻醉学医师分会的发展和年会的打造已具备相当规模,这对于第五任会长米卫东教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麻醉学科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将麻醉医师推向前台,米卫东为此思考良多。

建立“围术期医学专家”理念

医师报:您在不同场合都提到麻醉学科要向围术期医学科发展,这需具备怎样的条件?

米卫东:随着医学领域对围手术期的生存、恢复质量以及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围术期医学的建立已发展成为医学领域的共识。

尽管目前麻醉学科的业务领域仍然集中于术中的管理,但麻醉科医师要突破“中间科室”的思维,不但关注术中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而且要意识到,我们术中麻醉管理优质与否,还将会影响到患者围术期,甚至术后数月乃至数年的转归与预后。

这方面理念与思维上的突破,是我们麻醉学科走向围术期的第一步。

未来的麻醉医师,除了需要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加强对围术期医疗系统整体把握,特别是让麻醉医师建立起“围术期医学专家”的理念,更主动地肩负起建立和管理围术期医疗系统的重任。

让“幕后英雄”麻醉医师走向前台

医师报:作为候任会长,您上任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米卫东:要让更多麻醉医师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事实上,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患者除了外科手术时,在舒适化医疗领域,如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等多种有创诊疗时,也会接触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同时,麻醉医师还参与各科室濒危患者的抢救复苏,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众多其他科室。

当然,如果麻醉走向了围术期,那么医疗界和公众对麻醉医师的了解就会更多。

目前,我们要做的,是让患者乃至整个社会更多地了解麻醉医师。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做好麻醉医师的形象宣传,让麻醉医师走向社会的前台,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这个“幕后英雄”的医师群体。

打造高关注度、高参与度和高学术水平年会

医师报: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年会与往年的不同之处。

米卫东:遵照总会举办精品年会的要求,我们在年会质量、日程设置和前期准备工作上下大功夫,规范管理。

为了传承麻醉医师精神,本次会议将延续“终身成就麻醉学家”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的评选。

15个分会场,60个板块,内容丰富。不仅延续了工作坊、病例讨论、病历大查房等历年来受欢迎的板块,还将开设特色专题,均邀请国内外麻醉学者共同讨论。

除此之外,作为行业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更关注医师团队建设、素质提高和医师培养,因此特设社会人文、职业心理、法律板块等。

每个版块都非常精彩,参会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方向和内容。

目前国内外参会人数预计会超过历史最高,这注定是一个高关注度、高参与度和高学术水平的年会。

我们希望得到国内广大麻醉医师和相关学科的关心和参与,你们的参与能给予我们信心,会使年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品牌年会越办越好。

微信版最终.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