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培训“培训师”——打造一支优秀的放射科医师师资队伍

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召开

时间:2016-08-28 00:25:06来源:未知作者:赵佩 宋箐 阅读: 188461

8月26日,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年会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在郑州召开,来自300多家培训基地的近500位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师协会、河南省医学会承办,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会议开幕式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史大鹏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敬亮教授共同主持。


_DSC0020111.jpg

_会议现场.jpg

会议现场


本次培训班的主题是“培训‘培训师’”,主要围绕如何培训,授课的技巧及思路等开展。“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未来的工作重点是规范中国放射医师专科培训,培养优秀讲师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郭启勇教授表示。参加培训的医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今后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如何讲课,如何让学员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获益良多。


_DSC0015111.jpg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郭启勇教授开幕式致辞


优良师资资源是实现我国放射科医师“同质化”的关键


为保证医生具有相同培训过程、相似的知识水平,我国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但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各规培基地的设备、医疗水平有着很大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标准化、规范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_DSC0071.JPG

郭启勇教授接受医师报记者专访


如何打造一批水平相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培训师,来培训住院医师,是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分会已经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材《放射影像学》,并即将出台培训住院医师的手册。除此之外,今年,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组织了“中青年影像医生攀登计划”,第一期选派了14名学员,参加美国放射学会下设的放射病理研究所(AIRP)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学习他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如何培养医师,如何培养培训师。


今天的会议是攀登计划后的第一次汇报,也是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正式组织的第一次对培训师的培训,旨在使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师得到标准的培训。希望在这次会议中,参会医生不仅知识得到提高,归纳,梳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如何组织讲课PPT,如何主持讲座,如何教授知识。


攀登计划将继续推行,今年已有80名医生报名,最后会筛选20人左右,明年5月份去美国。希望该项目结束后,培养出50人左右的培训师团队,为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贡献力量。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提高我国放射科医生的整体水平,早日达到诊疗水平的同质化。


_DSC0041111.jpg

河南省人民医院史大鹏教授


史大鹏教授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战略性任务,关系着整个医学的发展。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任务,“中青年影像医生攀登计划”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启了全新的培训理念,希望能够以点带面,推动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


何为“AIRP项目”?


攀登计划一期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教授介绍,AIRP是美国放射学院(ACR)的一个项目,为放射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医师提供一个独有的影像医学培训机会。每年五次培训课程,每次4周,全面复习各系统病变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与国内传统的影像学课程授课方式不同,AIRP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结合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和特点,以点带面,将每个与征象相关的疾病串起来一起讲解,引申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几乎每个平片、CT、MRI等影像一一对照,并配有相应的大体病理标本、显微病理图像,使培训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各种疾病的影像病理特征。


洪楠教授表示,此次培训尽管时间短暂,但是内容丰富,所讲授的内容涉及到放射科所有专业的常见病和罕少见病,并与病理对照。参加此次培训课程的医师不论是在课件制作、授课方式,还是对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对今后的培训工作将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_DSC0119.JPG

上海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左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居胜红教授(左一)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


学习别人培训的方式


攀登计划一期副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表示,AIRP一个月的授课非常系统、全面。放射科不仅仅是看图像做诊断,对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要了解,所以整个授课涉及到病理、生理、治疗等。国内的讲课一般是讲某个病的影像诊断。


其次,他们很多病例都是基于病理的表现。影像学就是反应病理的改变。如果将影像和病理结合起来,会更加有利于学员理解和学习。AIRP的授课方式就是病理影像相对照。


我们要学习别人的培训方式,今天参会的都是各个基地的培训的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培训这些老师,希望他们回到当地后,影响其他人,逐步提高我国放射医生的整体水平。


攀登计划一期副团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居胜红教授指出,影像结果指导医生的诊疗思路,大会诊时,首先发言的一般是影像科医生。对放射科医生来讲,不仅是要看片子,还要理解影像背后的病理意义,甚至是分子生物学意义。


目前影像科人才较缺乏,希望能够同质化地培养一批能够胜任越来越重的临床任务的优秀放射科医师。


居胜红表示,紧张忙碌的一个月AIRP学习生活,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唯一的一次体验,很充实很幸福!


培训报告


在接下来的报告环节,各位攀登计划一期学员借鉴AIRP学习时的模式,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_DSC0068.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教授讲解了《脑缺血性病变:病理生理、影像学改变与治疗的授课思路与技巧》,洪教授强调对于脑缺血性病变,如果操作恰当,CT、MRI都是非常好的检查手段,CT、CTA、CTP在评估脑干、栓塞远端,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方面稍差。


_DSC0140.JPG

上海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基于影像-病理的肝胆胰授课技巧》,严教授指出,解剖、病理是基础;影像检查方法是关键;特异性征象的识别有助于鉴别诊断;基于病例引导的诊断思维训练应常态化。


_DSC0149.JPG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居胜红教授介绍了《中腹部(腹腔内、腹膜后、肾上腺、肾脏)基于器官和影像特点的鉴别诊断授课技巧》,对中腹部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回顾以及对中腹部的肿瘤定位进行了分析。


王梅云.JPG

河南省人民医院王梅云教授讲解了《脊髓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思路及相关发病机制的授课模式及示例》,她强调在临床上一定要记住脊髓受累特征,仔细观察脊髓周围结构以及诊断时要密切结合患者的病史。


吕粟.JP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吕粟教授介绍了《AIRP颅内肿瘤病变的培训技巧:以脑室内肿瘤影像学表现为例》,脑室内肿瘤的诊断思路是要先判断是室内还是室外,再具体定位,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于影像特征,做出初步诊断。


石喻.JPG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石喻教授介绍了《AIRP胸部疾病讲课思路》,对胸部授课方式进行了整体介绍,以弥漫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为实例,演示如何讲解。


杜祥颖.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杜祥颖教授介绍了《心脏和大血管影像病例课程设计思路与范例》,并以“原发性心肌病的影像病理-形态学、功能学及LGE”作为课程范例。


杨帆.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帆教授介绍了《基于乳腺结构式报告系统的影像征象分析》,她强调学习乳腺影像学重点是学乳腺X线摄影,以结构式报告系统的方式学习。


孟晓春1.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孟晓春教授讲授了《探讨以临床及治疗为引导的胃肠道疾病影像诊断授课模式》。面对胃肠道疾病如此多的病种、如此多的检查方案,曹教授介绍了如何做好影像检查和影像诊断以及如何教好学生。


曹崑.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曹崑教授介绍了《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变的授课思路及实例分析》,目的是让影像专业医师了解卵巢常见肿瘤病理类型,掌握卵巢肿瘤鉴别的影像学方法优势及选择,掌握MRI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思路。


查云飞.JPG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查云飞教授介绍了《脊柱骨折与脊柱损伤影像与临床》,他表示,常规CT&MRI提供脊柱稳定性和脊柱神经损伤治疗策略关键信息;MRI新技术可以早期精准评价脊柱创伤和脊髓神经损伤。


彭新桂.JPG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彭新桂教授介绍了《骨肌肿瘤影像征象分析与实例讲解》,并以“病例”对骨肿瘤影像诊断分析思路进行了诠释。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