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特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特刊/详情

陈可冀:坚持中西医结合 传承与创新并进

时间:2018-10-23 21:50:07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阅读: 73105

image.png

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作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陈可冀院士以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探索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经过几千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要与时俱进。”陈院士说,“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地传承传统的中医药;另一方面,要重视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创新发展中医药。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模式,应互相交流、交叉互补、共同进步,以提高诊断和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

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灯塔”

我国肿瘤死亡人数占全球27%,防治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肿瘤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病,我国“十三五”规划也将肿瘤列为一种重要的慢性病。近年来,肿瘤的西医治疗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许多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出现虚弱、掉头发、没有食欲等不良反应,患者感觉非常痛苦,甚至无法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而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完成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苦参和白土苓,主要用于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以及治疗癌肿疼痛、出血。“苦参是我国具有重要价值的中草药,我和孙燕院士跟着医疗队去甘肃的时候,发现那里到处都是苦参。不过,为保证中草药的品质,现在都建有专门的种植基地。”陈院士回忆,“白土苓在我国的应用也很广泛,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专家研究白土苓治疗湿疹等疾病的作用。”

image.png

复方苦参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再评价Ⅳ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因放疗引起的损伤程度及不良反应,明显缓解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肿瘤牵扯等原因,疼痛在肿瘤患者中是非常常见的。”陈院士对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治疗作用表示肯定,同时提出“未来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应进行更多疗效点的研究,比如对于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应该大有所为,比如化疗药物紫杉醇就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挖掘、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让中西医优势互补,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萃取中西医结合之精华,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给肿瘤患者点亮“希望灯塔”。

用现代技术挖掘中医药宝库

“中西医结合事业最早应追溯到毛泽东主席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指示,他有两句话对我影响最为深刻。1953年12月他对当时卫生部领导讲到:‘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还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也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我认为中央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陈院士表示。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医药学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伟大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并在相应领域逐步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学说、新理论,这些成绩就为中医结合医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5年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和激励。”陈院士介绍,“青蒿素类药的发现、发展,主要是从中药里提炼出来的,可以说造福全人类。过去中医里有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但是青蒿里面含有什么成分,怎么提取出来,怎么改进结构使疗效更好,这里有一个和现代科学知识方法结合的过程,这是中西医结合最典型的成果。”现阶段,屠呦呦团队又在进行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研究。

再比如,陈竺院士研究砒霜。砒霜一般是剧毒药,但他从砒霜里面提取应用三氧化二砷,能够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获得国际承认,文章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杂志刊出。

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成绩还有很多,包括吕爱平教授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的研究、陈香美院士肾脏病的研究、吴咸中院士急腹症的研究、王今达教授“菌毒并治”的研究、尚天裕教授小夹板治疗骨折的研究、沈自尹院士肾本质的研究、韩济生院士针刺原理的研究、孙燕院士扶正治疗肿瘤的研究,以及有关中药新药的循证医学研究等,都是中西医结合的很好的进展。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努力去挖掘。”陈院士指出。中医药里有很多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去继承并发扬光大。然而要让国际上认可中医药,则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与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对其进行认识和研究,证明有效性与安全性,阐明作用机制。中医药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吸收不同时代的新认识和新技术方法为我所用。

“天下的路很多,但实践告诉我,不能没有中西医结合这条路。”陈院士认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创新发展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解决现代医学尚未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具有国际标准的中国原创特色。”他期待着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学时代性的转化,为人类健康作出崭新的贡献。



统筹策划:《医师报》

主  编:张艳萍

责任编辑:裘佳  黄晶  张亮  牛艳红

美编设计:蔡云龙

出  品:《医师报》


特别说明:

本刊全部文章由《医师报》记者根据采访资料与学术资料整理而成,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